资源简介 1.女字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女字旁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帖观察、分析结构,总结书写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女字旁汉字的书写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好女字旁汉字,提高学生读临帖的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女字旁汉字的结构特征,掌握女字旁汉字的书写技巧。 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墨盒、毛边纸、毛毡等书法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女”字探源 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女”字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女)请大声读出这个字!最早的“女”字可不是这样的,你们想知道“女”字以前长什么样吗?老师想讲给坐姿端正的同学听! 【大屏幕出示“女”字的演变过程】最早的甲骨文像一个人交叠着双臂缩在地上,等着服侍他人。接着出现了金文,你们发现这两种字体的差别了吗?对,在头部位置加了一横,表示妇女头上戴着的发簪。接着又出现了小篆,它和前面两种字体有了很大的改变。后来出现了隶书,看,它长得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在的“女”字,再后来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楷书“女”字。汉字的演变就是这么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女字旁》,一起来了解“女”字旁的特点和“女”字旁汉字的书写技巧。【板书课题1.女字旁】 二、学写“女”字旁 发现变化 1、复习回顾“女”字的写法 【大屏幕出示“女”字的书写视频】 2、对比发现“女”字旁的变化 小组合作交流: “女”字变成了“女”字旁,在字形、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明确:①字形上:变窄了; ②写法上:颜真卿《颜勤礼碑》中,撇点大多由撇和长点分两笔写成,撇变直变长了,长点则变短了;第二个撇画与前撇靠得更近了,且上半部与前撇有平行之势;长横变成了提,变得短而斜了。 3、教师小结 “女”字从独体字到偏旁,不论是点画特征、大小位置还是结构上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师很高兴同学们的读帖观察和分析总结能力又有了进步,为你们的进步点赞! 三、范字指导 对比练习 (一)教师指导 学写“如”字 1、讲解写法环节: 刚才我们了解了“女”字旁的写法,下面我们把“女”字旁送入字中,看看它该怎么写? 【大屏幕出示“如”字图片】,要写好“如”字首先要注意什么呢?(结构,如字是左右结构,并且左偏旁长、右偏旁短) 好,明确了结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左边的“女”字旁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和写法,(① 撇从上半格中间偏上位置逆锋起笔,起笔直而重;行笔越过横中线往下一点转折,顺锋由轻渐重写长点,长点到接近竖中线的位置收笔;② 撇画从横中线上面一点逆锋起笔,到左下格中间位置收笔,起笔重,收笔轻,收笔时力到笔尖;③ 提从横中线下面一点点逆锋起笔,向右上方倾斜行笔,行笔迅捷有力、力送笔尖。) 那右半边“口”字旁书写时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① 首先注意“口”字的字形上宽下窄,书写时两个竖画都要向内倾斜,且左竖轻右竖重,右边粗重的竖画与“女”字旁第一个撇画遥相呼应;② 请同学们注意“呼应”一词,“口”字旁左竖的起笔也与“女”字旁提画的收笔相呼应,所以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两部分要做到分而不离;③ 上下两个横画均由粗到细,向右上方倾斜,且上部横画书写时与左竖断开。) 2、教师示范环节: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如”字,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范写,书空练写。 3、学生临写环节:学生在毛边纸上临写3遍“如”字,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评价环节:有序开展“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组内交流”等活动。 (二)小组合作 学写“好”字 1、小组内按照“学书提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逐项完成读帖、临帖、评价等环节,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学书提示】; ①按照书法练习的三要素,仔细观察“好”字在米字格中的大小位置、点画特征和结构特点; ②按照书法练习的四步骤,认真临写“好”字,完成“读、思、临、校”四个步骤; ③按照书法练习的评价流程,自主完成“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组内交流”等活动。 2、教师点评学生书写,强调“好”字的书写技巧。 (“好”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短右长,书写时左边的“女”字旁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左迎右缩,“子”字横画长伸到左部,左右两部分点画穿插避让,使左右两部分和谐地融为一体。汉字点画之间的这种避让关系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学会谦让一样,想要和谐相处,就要学会处处为对方着想,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团结、更加美好。) (三)两字对比 总结规律 学完了“女”字旁的两个范字,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 1、“女”字旁书写时,两撇的长短、粗细、曲直、角度都会因字而不同,长点的长短、曲直也会因字而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第一撇的起笔和第二撇与长点的交叉,在上下一条垂线上是不会改变的。 2、“女”字旁的提画左伸右缩,以避让右边的偏旁。所以书写时左右两部分的点画要注意穿插避让、左右呼应,这样整个字就会变得和谐美观。 四、名帖欣赏 拓展延伸 将颜真卿《颜勤礼碑》中的“如”字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胆巴碑》中的“如”字放在一起对比欣赏,引导学生体会几种名帖中“女”字旁字形和风格上的变化。 五、畅谈收获 总结课堂 1、学生从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教育上,多角度地畅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课堂:同学们,我们的汉字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其中蕴含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心血,需要我们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而汉字的书写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有这么伟大的文字艺术而骄傲,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所以我们从小要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