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创意及创造性思维的兴趣,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里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会选题。
2.引导学生概括、提炼、论证问题,把自己感兴趣的、想探究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兴趣与能力。
3.通过研究与筛选确立班级研究主课题与各小组研究的子课题,使每个学生都能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多年 ,引导学生研究校园,用“创意”这个话题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寻找并筛选出研究的主题,生成相关“子课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主题尤为重要。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主课题2.研究学生讨论生成研究的子课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
一、课前谈话,激发学生培养创新创意能力的内在需要
1.一句名言来自无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师最关心的是国际青少年赛事。知道五月份老师最关心哪个国际青少年大赛吗?老师最关心的是,DI国际创新思维大赛,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门培养青少年创新、创意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大赛。去年有58个国家的中小学生参赛,新加坡拿到了3项大奖。韩国获得7项大奖。
2.中国代表获得了多少项大奖呢?谁来猜一猜。
多数学生的回答超过7个。
谈话:(稍微停顿)中国的孩子在前面的比赛中很顺利,但是在临场创意大比拼的环节中吃了很大亏,所以把获奖的机会留到了今年5月。今年如果参加比赛的是你们,你们会注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啊?
学生一定会回答培养创新能力或创意能力。
3.能创新、有创意真的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从“创意”这个角度出发为近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选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好吗?
二、视频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收集话题
1.观看视频,体会创意可以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
(视频例谈了生活中的小创意,比如,能将前方和地面同时照亮的手电筒的创意设计;将楼梯和抽屉合二为一的家居设计;套在手上的不锈钢切菜小手套;改进后的教学用品;德国沃夫斯堡停车场的震撼设计;母亲节,我为妈妈做件事,感谢我的好妈妈的创意比拼;学校“图书漂流”,让好书走进千万家的金点子实施;用创意美容城市;废物利用等等。)
师:同学们看得真专注。你最欣赏哪一个呢?结合视频,创意在你们眼里究竟是什么呢?
(生谈感受)
师:创意对我们来说可以是小发明、小改进、小应用,也可以是一个个新颖的想法。创意可以改变生活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自主阐述,产生研究的关键词或方向
师:你有创意,最先想服务跟你有关的哪方面的生活呢?
生可能想到的话题:
服务校园生活
服务家庭生活
服务社区生活???
服务其他社会生活
……
在课件上记录学生想到的话题。
三、筛选话题,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1.初步交流选题的方法
师: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是哪一个呢?可以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吗?
生答:感兴趣,方便我们研究,我们可以研究,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等等。
小结:是啊,好的班级主题,在尊重兴趣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是否有价值,利于实践,贴近生活等方面。
2.体会选题的方法
师:“感兴趣”“贴近生活”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什么叫“有价值”,什么叫“利于实践”呢?
小结:研究的结果对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有的课题可以使我们有更好、更多的机会参与进来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研究,并在过程中得到锻炼,这样的课题可以先考虑。
3.学生做主,选定课题
(1)要求:根据这样的选题标准,我们鼓掌表决,每人心中先选好1个课题,当我读到你所想的到的课题时,请热烈鼓掌,每人只鼓掌1次。
根据学生鼓掌情况,选出掌声最热烈的两个话题。
(2)仔细辨析,好中择优,尊重学生
板块一: “创意服务校园生活”“ 创意服务家庭生活”
请两方各自推选3名代表,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补充或提出疑问。
根据辩论给大家带来的启发,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更为慎重。
板块二: “创意服务校园生活”
如果同学们对另一个话题的也很有兴趣,一定要关心安慰另一组,并可以安排在下个阶段进行研究。
4.完善班级研究主题
师:同学们,找到了集体想研究的核心话题或核心问题就是选题的胜利。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还可以把题目说的更准确,更完整。老师带了两个例子。????????
课件出示:《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的调查研究》和《初中生美化社区环境的实践研究》,这两个课题都说清楚了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这样的课题较为具体完整。
师:你能根据这个要求,谁能完善“创意服务校园生活”这个话题,把它变得更加完整具体些呢?
经过讨论,拟定《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调查研究》这个班级课题。
5.围绕中心课题,高效讨论形成“子课题”?
课件出示专家寄语:要使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成果更加丰硕,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班级主课题,寻找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利于实践的小课题、小问题,从而产生若干“子课题”,然后分组合作研究。
师:什么是子课题?子课题和班级主课题有什么关系?哪些课题可以成为班级的子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用简笔画,描述班级课题和子课题的关系。主课题就像大树的主干,子课题就是与主干密不可分的枝枝丫丫。我们想搞明白的小话题、小疑惑都可以成为子课题。
(板书:大树的简笔画。主干上写上“服务校园生活”。)
师:子课题是怎样产生呢?是老师告诉大家,还是同学们选出自己最感兴趣,想研究的话题呢?
建议:先独立思考在心中筛选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关键词,然后可以发挥集体讨论交流。
为了使得讨论的效果更好,建议各个小组以开“聚头会”的的形式展开。(小组的同学把头聚在中间,由组织组织好有序的交流,记录员记录。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最好,选出的话题是大家最想研究的。)
将学生选出的话题,进而在投影仪上展示,筛选与整合问题。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描述出学生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把它们板书在课题树的简笔画上,引导学生完善课题名称后,标上序号。
四、申报研究小组,兴趣及特长做主
1.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填写“个人子课题申报表”。
要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围绕班级主课题又提炼出多个子课题,并把它写在了我们的“课题树”上,想不想选一个来研究,认真思量一下。老师给你提供一个自主申报的机会,请看子课题申报表。
2.根据申报,形成合作研究小组
要求:请选择相同课题的同学,坐在一起。
教师在分别放上席卡,请学生就坐。
3.对分组进行指导:比如,一个课题小组,人员很多,则征求同学们是不是分成两个小组各自研究;当一个课题小组只有一二人是,则征求他是不是选择” 第二志愿”(也就是表格中的最后一栏所指的课题)等。
根据学生自主,进行微调,各个小组选出组长。
五、课后延伸,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师:课题确定了,针对研究内容,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呢?课堂上时间有限,课后各小组负责人要把大家召集起来,选出组长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同时通过讨论,思考完成这样的一份活动方案。
六、总结活动,激发研究热情
师:好,今天这节课展示了我们班的民主智慧的选题过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祁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有计划地开展这个系列活动,用我们的实践让《小学生创意服务(校园)生活的实践研究》这棵课题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信心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