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三上综合实践 2.3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科版三上综合实践 2.3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间十分钟》之研究报告撰写
一、教材分析:
《课间十分钟》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小学三年级《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活动中的第三课,而我们本节课的研究报告撰写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梳理和深化,是学生对活动的一个记录和思考。
二、学情描述:
因为课间十分钟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贴近生活,比较易于观察和发现,对于自身力量能完成的活动,学生在进行中会比较有激情,也会对自身完成的结果有自豪感,并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做简单的观察统计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一过程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勇气、耐心和意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研究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去书写一份研究报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前段时间的合作以及这节课的交流讨论,学会去调查并收集整理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与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每一份研究报告都有自身的意义,并可以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去自主研究问题。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知道研究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去书写一份研究报告。
2、教学难点:通过前段时间的合作以及这节课的交流讨论,学会去调查并收集整理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与想法。
五、设计思路:
首先,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以探究过程回顾、资料展示分享、想法讨论交流为主要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畅所欲言,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其次,本节课有效结合了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视频和图文展现课间十分钟动态,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探索欲。视频导入环节学生们可以从视频中获得自己的图像瞬间,更加让学生有参与感;资料展示环节让学生大胆说,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的想法我来说以及研究报告拓展部分,让学生可以勤于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发现与表达能力,畅所欲言。
最后,将劳动成果“还”给学生,让小组的学生通过不同格式的彩纸整理研究报告并递交给想让他看的人,即让学生在这份研究报告的完成过程中,有成就感,也给我们学习研究报告的意义得到一个延续。
六、教学过程:
(一)、前期活动视频导入:
师:叮铃铃,下课了,轻松愉快的课间十分钟又到来了,关于课间十分钟,前段时间我们讨论决定了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我们班课间十分钟都在写字看书,太单调了,我想知道别的班课间十分钟都在干些什么?
师:(出示问题)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对此,我们三12班的同学们已经经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活动,接下来我们就来静静地欣赏一下吧!(播放前期活动总汇视频)
设计意图:对问题的回顾和对前期活动视频的观看,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到一个状态,感觉活动的连续性,并且以视频导入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明确我们的调查方法:
师:我们看到同学们已经分成了五个小队,化身小小侦查员,那在前段时间的调查活动中,你们小组都是怎么去做的呢?
生:问卷: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三13班的同学进行了调查。
观察记录:我们通过课间的观察,记录下三13班同学课间都在干什么,还分别数了人数。
采访:我们对三13班的学生进行了采访,并且也做了记录。
网络查询:我们通过在网络上寻找资料,看看别的小朋友在课间都可以干些什么。
(教师分别将调查方法贴于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去进行了调查,想必现在已经有了满满的收获,接下去就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师:那我就请几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对调查方法的回顾,也是对学生整个调查过程的方向的确立,也引出后面资料展示的环节。
、我的资料我来秀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展示:
统计图组:我们是某某小队,我们也是通过课间观察三13班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记录,这是我们的统计图(通过Seewolink软件传输资料),同学们是不是可以一眼就从我们的图中获得想要的信息呢?
生:是的。(其中一名学生:从这个柱形的高度我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人最多,…的人最少)
师:这组小分队制作的统计图让我们觉得简单明了,再也不用看一段段的文字了,那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怎么想到用统计图的?
生:数学课本里看到过。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知道了学以致用!
采访:我们是某某小队,我们利用课间十分钟的一些时间,对三13班的同学进行了采访,还通过老师的帮忙录制了几个采访小视频,大家请看(采访小视频播放)。通过采访与记录,我们了解到三13班课间十分钟…的人较多,…的人较少(Seewolink资料传输展示),并且通过我们的采访我们还了解到三13班在4月6号这一天拖堂现象严重,这一天一共7个课间十分钟,他们有4个课间十分钟是在上课,我们希望的课间十分钟是轻松自由的!
师:我们采访小组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拖堂,我们班有没有这个现象啊?(生:有。)面对这样的现象你可以怎么做呢?(生:与老师沟通,与校长反映等。)
师:我们这组同学的问题引起大家如此激烈的讨论,看来这项调查非常成功。
3、调查问卷:我们是某某小队,我们在三13班分发了问卷(展示一下自己的问卷),这是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Seewolink资料传输展示),我们发现课间十分钟同学们主要在…,同学们最喜爱的活动是…。另外,同学们最常活动的地方走廊,课间活动时也会有偶尔的受伤,所以希望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师:哎,稍等,老师还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你们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啊?
生:因为要走进别的班级分发问卷,所以我们要和他们班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让老师同意我们去发问卷,刚开始的时候不敢和老师说,但是最后还是克服了心里的紧张,最后成功了。
师:相信别的小组在调查过程中或多或少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看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勇气。
(将学生资料贴于黑板白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地说,体现学生是课堂的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可以从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和信息的传递,也使座位上的同学更易集中精神来听,更容易地去了解资料中的信息和数据。
(四)、我的想法我来说——对收集的资料的信息获取: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这么多的数据和信息,根据你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你有什么发现或者说有什么思考和想法呢?接下去大家通过小组讨论,将你们组的想法写在老师给的白纸上,可以畅所欲言。
生:从数据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以及认为课间十分钟应该做些什么的建议(一方面包括应该多做些活动,少在教室做作业;另一方面包括多一些有益的活动,少一些危险性的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在数据和信息的表面,可以深层次地去挖掘它的意义所在,这次是完成这份报告的目的所在。
讨论何谓研究报告以及研究报告格式的拓展:
师:同学们真的超出老师的预料,我看着同学们从提出问题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又带来了如此丰富的资料,也对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给出自己的建议,这一系列我们完成得十分精彩!其实,老师藏着一个小秘密,同学们今天完成了一件很厉害的事情,我们这一系列的内容其实是一份研究报告,一份关于海亮小学三13班课间十分钟的研究报告(课题贴于黑板白纸上)。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还有些困惑,研究报告到底是什么呢?那老师这里啊还有几份研究报告,我待会儿会分发给每组的同学,根据这几份研究报告,同学们再来说说你对研究报告的理解,或者说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ppt同时出示研究报告)
生:①研究报告标题都是:关于……的研究报告;
②研究报告可以研究不同的问题,但是都是真实的记录,不是想象的;
③研究报告可以有不同的格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有图表;
④研究报告的内容都有标题,问题,方法,资料和结果;
⑤每一份研究报告都有意义,对我们都有帮助,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师:研究报告是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探索,看来研究报告对我们真的很有用,包括我们共同完成的这份研究报告。那这么精彩的研究报告,同学们有没有想拿给谁看的?
生:有。家长、老师、同学等以及说明原因。
师:但是这份研究报告还比较粗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不同格式的纸(ppt出示),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最喜爱的一种,把这份研究报告整理出来,并且交给你想让他看的人,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师:(请小组长领取纸张)那么老师就在这儿等你们的好消息!
设计意图:虽然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但学生对研究报告的认识并不多,多它本身的含义不甚理解,故运用多份研究报告的研究探索,让学生来谈一谈对研究报告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有助于研究报告后期的整理的完整性。
七、板书设计:(白纸张贴)
课 题
我们的问题: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资料:
我们的想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前段时间活动包括提出问题、选择方法以及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回顾,并且在这节课进行一个资料的展示和交流,同学们可以对自己收获的资料信息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了解到资料的意义所在,这是本节课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本节课最后揭秘同学们完成的是一份研究报告,极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成就感,故在对研究报告这一概念进行讨论的环节,学生们也会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对以后书写研究报告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是教授后研究报告的最大目的。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挖掘一些研究报告中深层次的东西还是有些难度的,故在课堂的展示发言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会有一定的单调性,这也是后期主要任务——加强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