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资源简介

初中社会学科教案
第五课 《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如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建立魔鬼部队731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本侵华主要事件的学习,认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联系当前的日本“教科书事件”等事实,运用历史知识,驳斥侵华日军的荒谬言论,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与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日本侵略军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知道血的教训应该永远记取;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明确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学会以史为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抗战时期重要历史史实。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难点:发动学生进行批驳日本右翼的美化侵略,学会以史为鉴, 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与鉴别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影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让我们在影像中感受历史,铭记历史。影像让我们回忆起那悲惨的年代,影像让我们忘不了那耻辱的日子,影像让我们坚定振兴中华的决心!
播放影片《金陵十三钗》片段。提问:影片中所讲述的是什么战争?(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此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此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推进新课】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师: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情?1937年7月7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引导学生看书,大致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如果有学生了解这两段历史,则由他们来介绍。)
师: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两次事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寻找借口,嫁祸于人,这也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惯用伎俩。)
师:阅读课文和图7-54、7-55,日本发动这两个事变是偶然的吗?为什么?(展示相关资料。)
材料一: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呈上一份奏折,他在奏折中明确提出日本向外扩张的总战略(大陆政策):“惟欲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田中奏折》
材料二: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也卷入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之中。在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利用人们的不满,取得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也就成了日本发动战争的策源地。
生:并不是偶然的。内因:这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外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较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师:对比两次事变,明确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遭受了日本的局部侵略,七七事变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抗日战争从1931年就已经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它拉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序幕。
2.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迅速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一路烧杀掳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让我们一起愤怒声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生:(列举所知道的侵华日军的罪行)
罪行一:南京大屠杀。
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和展示相关图片,结合课本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罪行二:731部队;
罪行三:轰炸城市;
罪行四:“三光”政策。展示相关图片,结合课本让学生了解日军丧失人性的野蛮行为。
师:对于如此的滔天罪行,现在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地反省这段历史,表现在哪里?展示相关图片以及
材料一: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与来访的中国南京代表团会谈时,发表了“南京大屠杀很可能不存在”、“牺牲的人只是正常战争死亡”等扭曲历史史实的言论,引发南京各界的强烈抗议。在河村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言论后,中国政府就此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环球网报道
材料二:日本新版教科书美化侵华历史,篡改历史。新版历史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
师:日本教科书事件说明了什么?
生: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事实负隅顽抗,不愿承认,还标榜自己的行径。教科书事件表明了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师:但是,历史不容歪曲,铁证如山,事实胜于雄辩。展示相关图片,让事实说明一切。
除了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外,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还犯下了哪些罪行?请同学们课下调查本地区,走访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人,整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所犯下的罪行。
生:
(课后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还历史真相。)
师:作为中国人,你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什么感受?
学了本课,看了那些日本侵华的资料,了解到日本今天依旧不悔改,亡我之心不死,学生肯定有许多感想,让每个学生把感想都写下来、说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
远离野蛮,远离战争; 呼唤文明,呼唤和平。
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这是生者对后来者的承诺。
国耻不能忘,我们纪念死去的冤魂,
是为了铭记他们的不幸;我们纪念死去的亡灵,
是为了整个人类永久的安宁……
【升华情感】最后播放《国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与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师:让我们高唱国歌,铭记这一段耻辱的历史;让我们高唱国歌向日本帝国主义宣泄我们心中的愤怒,让我们一起高唱、、、、、、
生:高唱国歌。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