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鞭炮结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结(历史、特点、编织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会打基本结——鞭炮结,初步掌握中国结的编织技巧。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编结方法,找出编结规律,从而提高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指导学生将编结的鞭炮结任意弯曲组合成各种形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交流、合作。 6、养成认真、细心、精致的劳动活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打基本结——鞭炮结,初步掌握中国结的编织技巧。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图片,认识中国结_è??è??_ 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播放图片) 提问:你认识这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饰物?(板书:中国结)你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结?他们表达的意愿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总结:人们给小小的中国结赋予了美好的祝愿,它们代表着喜庆,祥和,团结。其实啊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用小小的绳结来记事,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绳结不断的演变,成了人们传递情感文化的吉祥事物,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中国结。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中国结主题单元的第一课时,我首先用学生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中国结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中国结探究的欲望,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中国结并且代表什么意思,学生说完以后我适时总结概括中国结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中国艺术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活动2【导入】实物展示,导入新课 谈话:老师今天也为你们带来一个中国结,请看,你觉得它像什么?(一串鞭炮)是的,你们真聪明,它的名字就叫鞭炮结(板书:鞭炮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编织鞭炮结。 【设计意图】欣赏过中国结,了解了中国结的发展过程,我出示自己制作的一串鞭炮结,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主题“鞭炮结”上,引出课题。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1.观察交流,初步感知 交流:请你来观察老师手里这串鞭炮结,你觉得我们想做这样的一串鞭炮结,首先需要做什么?(小鞭炮),然后呢?(用一根绳子把小鞭炮串起来),你会串吗?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串的?(串一个小鞭炮,打一个节,再串一个鞭炮)。 谈话:同学们,老师给给你们每一小组准备了一个小鞭炮,接下来,请你们在小组内观察这个小鞭炮结,相互之间交流,也可以拆开看看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老师请你说说你们的发现,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老师这边两分钟的音乐一停,你们也立即停下,好吗?那好,开始你们的观察!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示范 总结:鞭炮结是用井字互套的方式编织成的,方法是1压2,2压3,3压4,4穿1.(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学生初步尝试阶段,我给学生准备了鞭炮结的半成品,让他们观察,交流,动手拆,尝试编织,然后请发现规律的同学上台展示。这一部分我摒弃以往直接看图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先观察,自己尝试做,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也符合生活中我们学习的规律,在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成品而不是图解,所以我先让学生接触编好的鞭炮结,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观察,动手的能力。 2.引导点拨,明确方法 交流:同学们,我们知道鞭炮结是一个一个的“井”字堆积而成的,那你现在会编这个“井”字吗,两个同学一组,在我给你们的半成品上继续编织一个井字。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尝试编织“井”字 汇报:你有在编织中有什么编织心得或者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并板书:注意方向,用力均匀 谈话:那同学们,你再仔细观察这个鞭炮结的顶端,你有什么发现?(有个小扣)想想是怎么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借助工具铅笔等 提问:那现在你觉得做这样的鞭炮结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绳子,圆柱形的笔) 谈话: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自己对照书本的示意图,拿出自己新的绳子,两个人一小组从头开始动手编织鞭炮结,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好吗?给你们5分钟时间、音乐停止,就请你们立即停止。开始! 老师找典型作品,点评,强调每个注意点 提问:同学们我刚刚看到有些同学绳子都差不多编完了,接下来要怎么办呢?(收尾)你会收尾吗?那你会把小鞭炮串到绳子上去吗?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两次体验,第一次在半成品上尝试编织“井”字,是因为编“井”字是本节课的重点,必须单独突破;第二次是用新的绳子编织鞭炮结,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我想第二次自己尝试编织用爱不成问题。我通过这样两次的尝试,总结,再尝试,在总结,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和犯错中掌握鞭炮结的编织方法。 3.继续实践,完成作品 谈话:现在你对边鞭炮结的编织还有疑问吗?那接下去我们来一场比赛,看好要求: (1)两人合作编织鞭炮结,六人一大组,两厘米的鞭炮结可以收尾,收尾以后你还可以编织下来一个鞭炮结。 (2)做好的鞭炮结请挂到自己组的中国结的绳子上。 (3)分工合作奖——老师为你们的中国结上挂一个黄鞭炮 安全卫生奖——挂一个绿鞭炮 老师给你们十分钟时间,完成鞭炮结的编织,收尾、和串联。 播放音乐,学生制作,教师巡视点拨,并随机观察学生制作情况加以指导点评并评选出分工合作奖、安全环保奖。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轮的尝试和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编织的方法吗,所以本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并用小组比赛的方法进行督促和鼓励,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环保安全意识。 活动4【活动】展示评价,交流反馈 1.个人自评 谈话:同学们请你们翻开书本第13页,评一评自己的作品(请个别同学起来说一说) 2.小组展评 谈话:同学们请你来当小评委,评一评上面的一串串鞭炮,你觉得哪一组的作品最好,请你给他贴一个星。(请个别同学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作品) 3.教师参评 教师参与评价,评出优胜作品奖 【设计意图】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参评等各种评价手段,使学生学会反思、交流、检验自己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鞭炮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总结:同学们,我们仅仅靠几根简单的线,就能编制出如此神奇的艺术品,这又说明了什么? 是啊,中国人的智慧与聪明。 那老师想请聪明的你们想一想一下两个问题: 1.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鞭炮”柱体会呈现什么形状? 2.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课后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师生一起反思本节课以来的得与失,并且通过两个问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的变化和创意,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聪明。 活动5【活动】艺术欣赏 话:我们今天学习的鞭炮结不仅可以串联成鞭炮,还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请你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