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范文展示+ 名师点评+ 素材积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范文展示+ 名师点评+ 素材积累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详解
之范文展示、名师点评和素材积累
第一单元
推荐一个好地方
217932052070范文展示
范文展示
12617455715
美文一
我推荐一个好地方——张家界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有很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但是最有名的就要算是景色宜人、山清水秀的张家界了。①
张家界的山,非常的高,直冲云霄,像一根根顶天立地的大柱子,又像很多大巨人一动不动地站立在那儿,仰望着天空,更像许多穿着绿色军装的军人,正在守卫着张家界,保护着游客的安全。②
  张家界的水,十分清澈,清得连水底的每块小石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它又像一面镜子,把张家界的层峦叠翠都倒映在水里,整个水面像一幅幅美丽的油画,非常奇特。③
  张家界的树,郁郁葱葱,林木参天。有的大树非常粗壮,要几个人才能把它抱拢;有的大树是长在岩石里的,就好像从石缝里“蹦”出来的一样,要是你站在树下往上望,一棵棵大树既像一把把大伞,又像绿色的凉棚。怪不得张家界会被大家称为最美的“国家森林公园”。④
美丽的张家界是个扩大的盆景,让游人美不胜收;美丽的张家界是个缩小的仙境,让世人魂牵梦萦。美丽的张家界是诗、书、画之魂,是歌、赋、曲之情;是华夏山水画之源,是天地万物之精灵。⑤
张家界的美,是无法形容的,真乃人间仙境!我相信每一位张家界的游客都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它。⑥
名师点评
①开篇总写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点。
②分写张家界的山。运用三个比喻句表现出山的高耸奇秀。
③分写张家界的水。运用描写和比喻表现出水的清澈。
④分写张家界的树。再次运用比喻描写出树的粗壮和葱郁。
⑤总写张家界的特点。运用排比的运用,使作者感情升华。
⑥文章最后抒发感情,提出推荐的愿望。
整体赏析
本文给我们推荐了美丽的张家界。作者采用“总——分——总”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张家界的山、水、树。比喻生动形象,排比一气呵成。总写凝练概括,分写详略得当。
美文二
我爱家乡的小溪
大海、湖泊我都喜欢,但我更喜欢家乡的那条小溪。因为小溪是美丽的、恬静的、可爱的。①
小溪是美丽的。溪水晶莹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仿佛夜晚时天空中闪烁的星星。②小溪更像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美丽极了,小溪真是乡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
小溪是恬静的。它总是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有时候,碰到一块大石头,它会溅起朵朵小浪花,但仍然是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小溪流不是活蹦乱跳的小男孩,也不是叽叽喳喳爱说话的小姑娘。哦!原来它是文静怕羞的小姑娘。它见了我们正不好意思呢!③
小溪是可爱的。水底铺着许多鹅卵石,它们形状不一,色彩斑斓,有的像叶子,有的像弹珠……它时常吸引我们趴在小溪边观赏。④有时我们看得入神,也会跳下水去,兴致勃勃地捡石头。我们把捡来的漂亮的鹅卵石放在金鱼缸里,可漂亮了!
啊!小溪,你的美丽、恬静、可爱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正因为有了你,家乡才变得这么美!⑤[]
名师点评
①点出描写对象,直接抒发对小溪的喜爱之情。
②通过写小溪的晶莹透亮突出了小溪的美丽。
③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小溪的恬静,写出小溪独有的美丽。
④通过写小溪的石头表现小溪的可爱之处。
⑤呼应开头,点明家乡因小溪而更美。
整体赏析
小作者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自己对小溪的喜爱之情。接下来从“美丽”“恬静”“可爱”三个方面来说明小溪的特点。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美文三
美丽的海南三亚
去年元旦,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一起前往海南三亚,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①
三亚的热带植物园里的植物千奇百态,有的像又粗又长的铁链,有的像刺猬身上的刺,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多得数不清。②
三亚的海水碧绿碧绿的,天空一碧如洗,远看好像海水和天空连接着。平静的海面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广阔的天空像蓝蓝的宝石。③海边有海螺和海星,沙滩上有贝壳和花花绿绿的小石子。当你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时,好像正走在松软的棉花上似的,我捧起细细的沙砾,沙子就顺着我的手指缝飞快地逃走。傍晚时分,浪花一个接一个地亲吻着沙滩,也亲吻着我的脚丫,痒痒的舒服极了。④
三亚有好多热带水果,有带刺的火龙果,有红红的太阳果,有像鸡蛋似的人参果,还有圆溜溜的椰子。我最喜欢喝椰子汁啦,先在椰壳上打一个小孔,然后再插上吸管儿,用力一吸,哇!好爽!别看这椰子很大,但里面的椰子汁却很少。⑤
三亚的人们心灵手巧,他们用椰壳做成了好多精美的工艺品,有草帽、手机链儿,还有小人物,活泼可爱的造型令人赞叹。⑥
三亚,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爱上了海南三亚,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⑦
名师点评
①开头总写三亚的特点。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介绍了三亚热带植物园里的植物的特点。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海面和天空的特点。
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浪打到人的脚上的感觉,形象、生动。
⑤这段介绍了三亚的热带水果及其特点,详细介绍了椰子汁的喝法。
⑥介绍了三亚人心灵手巧的特点。
⑦结尾照应开头,总写三亚的特点。
整体赏析
本文表面上是写海南三亚的美丽景色,实际上是感慨“三亚,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习作运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寄情于景,将三亚的美丽与自己的情感尽情释放在读者面前,感染着读者。
美文四
螺蛳湾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驱车从市区出发,来到了长江边的螺蛳湾休闲文化园。①
车刚停稳,我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远远地看到架在长江之上的斜拉索桥-苏通大桥。螺蛳湾依偎在长江边,正逢夏季,江边的芦苇绿浪起伏,仿佛在和那滔滔江水合奏一曲雄壮的赞歌。②
走进园内,看到郁郁葱葱的葡萄园,大片大片的熏衣草、郁金香,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嬉戏,③真让人心旷神怡啊!我们走过晃晃悠悠的铁索吊桥,依次来到茶楼、垂钓中心、水上游乐场,参观了爱菲拉酒庄……那里有高达28米的望江塔。看着大家快速地登塔,我紧闭双眼、鼓足勇气,扶着扶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终于到了塔顶。站在塔顶,眺望远方,螺蛳湾的美景尽收眼底。④
从塔上下来,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⑤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卷起裤脚,戴起皮手套,拿起手电筒,全副武装准备捉江蟹。我边走边观察蟹洞,突然一只大江蟹从洞里爬了出米,它挥舞着蟹钳好像在威胁我:“这里是我的地盘,请你速速离开。我看准蟹盖,将它按住,它挣扎一番后,还是成了我的俘虏。⑥爸爸就更厉害了,他左右开弓,一只手抓一只。不一会儿我们就抓了半桶江蟹,然后我们带着战利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螺聊湾。
螺蛳湾真是个好地方啊!
名师点评
①以游记的形式开篇,点明了自己要介绍的地方。
②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
③巧用形容词,使读者在脑海中浮现景物画面。
④小作者对登望江塔的描写非常真切!
⑤从“走进园内”“走过晃晃悠悠的铁索吊桥”“从塔上下来”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的。
⑥对抓江蟹的描写细致、生动、有趣,读后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整体赏析
习作思路清晰,从市区出发→车刚停稳→走进园内→从塔上下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螺蛳湾,做到了描写有序。语言生动,景物描写形象、具体,对于“登望江塔”和“抓江蟹”这两个事件的描写,生动有趣。
美文五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①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面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成熟的季节,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小朋友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小朋友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②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③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快乐大堂。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④
名师点评
①开头扣题,交代了小山岗的地理位置。
②通过对话描写,把摘杏子的情形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用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捉爬蚱的欢乐和热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希望,突出了文章主题。
整体赏析
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比如摘杏子、捉爬蚱,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的小山岗的热爱之情。这些小事非常贴近生活,每一件小事都充满童真童趣,都是小作者的真情流露,加上朴实鲜活、生动亲切的语言,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山岗的热闹、有趣和快乐。
美文六
荡口古镇
今天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无锡荡口古镇游玩。①
进入景区,我直奔小吃街,身为吃货的我,当然要大饱口福啦!②忽然一串串长长的旋风土豆映入我的眼帘,我让妈妈赶紧帮我买了一串番茄味的,可是做得太慢了,于是就留妈妈在原地等候。我走向前面的臭豆腐店,又买了一碗臭豆腐,贪心的我放了很多辣酱。“静文,好啦!”妈妈举着一串长长的旋风土豆向我走来,只见土豆一片连着一片,像滑滑梯一样绕着竹签往下转,番茄酱也像跳伞员一样笔直地往下降。我急忙撕下一片试了试,香香的、脆脆的、酸酸的,味道好极了!一路上我还吃了豆腐花、章鱼小丸子、糖花糕……③
逛完小吃街,我们穿过小桥来到购物街。④这时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古镇美不胜收。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有古代的服装,有精致的挂件,有小巧的乐器,还有美丽的陶瓷……走着走着,一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令我停下了脚步,我闭上眼睛欣赏着美妙的音乐。“静文,走啦!”妈妈的催促声唤醒了我,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一家陶瓷店,一只只用陶瓷做成的小狗,形象逼真,十分可爱。雪白的身体圆滚滚的,嘴巴微微扬起,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车。车子启动,我隔窗望着荡,默默地说:“荡口,我还会再来的!”⑤
名师点评
①开篇简洁明快,点明自己要介绍的地方。
②“直奔”一词,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吃货。
③本段写“我”的贪吃,是为了突出荡口小吃街的特色。
④第一句点明了“我”的游玩路线。
⑤结尾让人回味。
整体赏析
这篇习作,小作者是按照浏览的顺序来介绍无锡荡口古镇的。小吃街上,小吃香味四溢,游人络绎不绝;购物街上,商品琳琅满目,音乐此起彼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古镇真是妙不可言。
美文七
水乡诸暨
诸暨是著名的水乡,也是珍珠之乡。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是一个可爱的地方。①
诸暨不愧是水乡,到处都是湖泊,到处都是溪流。那水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水面上东一簇西一簇的水葫芦,给碧绿的河水增添了勃勃生机。岸边还有一排排芦苇。芦苇秆儿上随风摇动的苇穗,蓬松松、毛茸茸的。就像小狐狸一播一摆的又松又软的尾巴,漂亮极了。②
诸暨因为河流环绕,所以家家户户养鸭。河里到处是鸭子,每只鸭子都肥肥壮壮,毛色油光发亮。它们自由自在地成群结队地在河里游来游去,所到之处把河道围得水泄不通。有的还很调皮,有一只银灰色的鸭子还玩起了叠罗汉,纵身一跃,跳到了一只奶白色的鸭子背上。其他鸭子也学着那只银灰色的鸭子玩起了叠罗汉。③“嘎嘎嘎”的叫声连绵不断,把河面渲染得热闹非凡。
诸暨的河里一半是水,一半是河蚌。河蚌硬硬的,有扇子一样的壳。那里的河蚌都很大,有的大得你抱都抱不动呢!因为重,所以它们都沉在了下面和鱼儿做伴。告诉你,这些河蚌的身体里还有漂亮的珍珠呢!再告诉你珍珠的诞生过程吧!珍珠本是一些水里的小石子,后来漂进了河蚌的“嘴”里,河蚌为了保护自已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将小石子层层包裹而形成一种赘生物,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变成一颗珍珠。④不过现在诸暨的河蚌珍珠都是人工培养来的,又大又圆又漂亮。如果你剖开河蚌,就会发现在蚌壳里有数不清的珍珠宝宝躲在里面呢!
诸暨,是个值得一游的水乡,也是珍珠之乡。想去买珍珠,不妨到那里去哟!⑤
名师点评
①开头扣题,突出诸暨的特点,引出下文。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摇动的苇穗比作小狐狸一摇一摆的尾巴,形象地写出了苇穗的形态和动态。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鸭子们的调皮可爱。
[]
④介绍珍珠形成的过程,丰富了文章内容。
⑤结尾总结全文,建议人们去诸暨,使文章结构完整。
整体赏析
小作者开头点出诸暨的特点,是水乡,又是珍珠之乡。接着分段描写水乡的美景和鸭多、河蚌多的特点,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同时增加了珍珠形成的知识,丰富了文章内容。结尾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美文八
家乡的蝙蝠洞
我的家乡在伏牛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我家门前北山上的“蝙蝠洞”更是别有一番景致。①
蝙蝠洞因洞内居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而得名。洞内有三个泉水湖,传说用这里的泉水洗脸不会患眼病,到洞内走一遍能祛百病。所以,每到正月十六这个家乡传统的“钻洞节”,我都要跟大人们一起去游览蝙蝠洞。
蝙蝠洞内有鸡心洞、圈门洞、攀天洞、天门洞、下深洞、狮驼洞等十几个洞穴,洞孔相连,四通八达。②每一个洞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洞都有各自神奇的地方,但最使我迷恋的要数狮驼洞了。
你必须穿过狭窄的洞口,跳下陡峭的石壁,才能来到狮驼洞中。狮驼洞洞庭宽广,洞顶很高。置身洞中,抬头仰望,只见那乳白色的钟乳石像一块块精工制造的圆形凹面的装饰瓷砖似的,有规律地连在一起,构成了圆形的拱顶。洞底三面环水,泉水形成了一个“凹”形潭,像一弯月亮。③泉水静静的,清澈见底。站在泉水边抬头望去,只见右侧高高的石壁上,那褐色的钟乳石自然形成了一对单峰骆驼状,它们好像正昂首挺胸朝泉水走来。在这对骆驼中间,还有一只乌黑色的雄鹰,它背向泉水,腹贴石壁,正振翅高飞。再看左侧的石壁上,有天然的黑色花纹形成的一对黑兔,它们都高抬着前腿,后腿也将要弹起,正是向泉水奔来的样子。在黑兔的右侧,灰白色的钟乳石形成了一只狮子的形状,这只大狮子正在张着大嘴,伸着一条前腿,向泉水跑来。围绕泉水的整个石壁上的景象,犹如那雄鹰喝了泉水后正高高地飞向远方,而骆驼、黑兔、狮子正竞相前来饮水一般,整个画面真是栩栩如生,不能不令人为大自然的神力称奇!④正是因为骆驼和狮子的形象突出显要,这个洞才叫“狮驼洞”吧?
家乡蝙蝠洞的神奇风光由这狮驼洞就可见一斑。我常常想,长大后一定用所学的知识建设家乡,把蝙蝠洞开发建设成风景独特的旅游胜地,让家乡的美景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名师点评
①写出蝙蝠洞所在的地方。
②简单列举蝙蝠洞内十几个洞穴的名称。
③详写狮驼洞内的景色。
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壁上的景象比喻成雄鹰喝了泉水后要飞向远方,骆驼、黑兔、狮子等竞相饮水,画面生动。
整体赏析
小作者描写自己家乡蝙蝠洞神奇的自然风光,不是面面俱到地描写洞中所有的景观,只是简略地介绍了鸡心洞等十几个洞穴的特点,然后,转入对狮驼洞的描写,其中又重点写了洞中钟乳石的种种形状,并运用联想使这些形状更丰富多彩,艳丽多姿。文中写景有点有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生动地写出了家乡蝙蝠洞的美丽与可爱。
217932052070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
12617455715
1.好词荟萃
◎描写颜色的词语
碧绿
黄绿
灰绿
浅绿
嫩绿
鲜绿
葱绿
墨绿
深绿
暗绿
青绿
新绿
草绿
火红
朱红
粉红
桃红
深红
橘红
紫红
暗红
淡红
亮红
血红
淡黄
金黄
嫩黄
橙黄
橘黄
浅黄
米黄
绛紫
暗紫
白花花
白嫩嫩
白生生
白皑皑
金灿灿
灰蒙蒙
粉扑扑
红艳艳
红彤彤
绿油油
蓝汪汪
黄澄澄
黄灿灿
蓝晶晶
亮晶晶
亮铮铮
万紫千红
葱绿苍翠
黑白分明
青翠欲滴
郁郁葱葱
浓淡有致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绿草如茵
银装素裹
绚丽多彩
洁白无瑕
花红柳绿
绿肥红瘦
◎描写状态的词语
挺立
笔直
倒垂
盘曲
低垂
摇摆
摇曳
飘舞
婆娑
飘零
茁壮
繁茂
顽强
绽放
吐蕊
凋零
弯曲
娇艳
茂密
伟岸
耸立
雄伟
光洁
细腻
凝结
壮观
成熟
枝叶繁茂
欣欣向荣
栩栩如生
舒枝展叶
杂草丛生
翩翩起舞
朝气蓬勃
雨打霜冻
形态各异
含苞待放
花木葱茏
枝缠叶绕
生机盎然
◎描写气味的词语
清新
芬芳
浓郁
芳香
幽香
馥郁
香甜
清香
清甜
清气
馨香
香气四溢
十里飘香
香飘四野
暗香浮动
清香四溢
暗香盈袖
沁人心脾
清香宜人
幽香醉人
芬芳扑鼻
香气袭人
花香醉人
丹桂飘香
◎描写景色的词语
柳绿花艳
百花齐放
山清水秀
古木参天
云遮雾绕
苍山叠障
茂林修竹
清静幽雅
风光旖旎
百花争艳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花开富贵
寒梅清香
姹紫嫣红
娇艳欲滴
含苞欲放
峰峦起伏
峰壑争秀
山外青山
山如斧削
高峰入云
奇峰怪石
孤峰突起
小桥流水
波涛澎湃
奔流不息
一泻万里
万丈狂澜
浩浩荡荡
震耳欲聋
河水茫茫
轰然泻下
泥沙俱下
浩浩洪流
大水滔滔
滚滚东流
奇花异草
青山绿水
奇山秀水
千姿百态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高大笔直
多姿多彩
春和景明
苍翠挺拔
垂柳依依
◎描写名胜古迹的词语
雕梁画栋
千奇百怪
历史悠久
古色古香
琼楼玉宇
高大雄伟
诗情画意
云雾缭绕
亭台楼阁
风景优美
富丽堂皇
凌空欲飞
布局合理
各式各样
清静优雅
古木参天
雄伟壮丽
巧夺天工
气象万千
金碧辉煌
形态各异
◎描写美食的词语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润滑可口
鲜嫩多汁
回味无穷
口齿留香
垂涎三尺
清香四溢
回味悠长
焦香酥脆
肥而不腻
秀色可餐
大饱口福
味道香醇
◎描写感受的词语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神采奕奕
欢呼雀跃
兴高采烈
心花怒放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精神抖擞
悠然自得
自由自在
别有风味
眼花缭乱
活灵活现
笑逐颜开
恋恋不舍
赏心悦目
精神振奋
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
豁然开朗
2.佳句集锦
◎樱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头上、肩上、身上,全是花瓣,这真可谓是“沾衣欲湿樱花雨”了。(沾衣欲湿樱花雨”改写自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坐在海盗船上,我仿佛变成了《加勒比海盗》里黑珍珠号的船长杰克,指挥着英勇的水手与滔天巨浪勇敢地搏斗着。(作者发挥想象,写坐在海盗船上时的所思所想。)
◎天气晴朗,天空万里无云,温暖的阳光洒在人的身上,就像是一位母亲轻轻地抚摸着我们,微风徐徐,波光粼粼,站在美丽的湖边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阳光照在人身上的感觉,生动形象。)
◎近处的大树枝叶茂盛。小草叶子又肥又美。小花绚丽多姿。一阵阵风吹来,花、草、树、木,一起奏出了”森林交响曲“,一只只蝴蝶随着“交响曲”跳起了舞呢。(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阵风吹过时,植物、动物的情景。)
◎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冬日雪景图。)
3.好句精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满眼是银杏。我看见一片片金黄,甚至有些耀眼的树叶,伴着瑟瑟秋风片片飘落。她们在半空中飞旋,犹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扑闪着翅膀,欢迎秋天的到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美。)
◎校园旁的这片小树林多么生机勃勃!你看,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好像在说:“我来了,让我们交个朋友吧!”树木长出了嫩芽,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在春风的吹拂下跳着优美的舞蹈。花儿也在向我们点头微笑……(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合理。)
◎当稻谷被人们用肩挑车拖带回到晒场上,去掉稻壳,只剩下一粒粒饱满的谷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稻谷场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眼前的谷子,让你觉得有此恍惚,不知谷子的颜色似阳光的颜色,还是阳光的颜色似谷子的颜色。(突出描写稻谷场的颜色之美。)
◎看呀,山脚下的蒙古包好漂亮!这些蒙古包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像一个巨大的包子。蒙古包的颜色各有不同,大多为米白、深红、亮黄、天蓝和灰色。这些蒙古包镶嵌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之上,好像是从绿草丛中长出的一朵朵蘑菇,自然、和谐和美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蒙古包的形状美。)
◎秋风瑟瑟、万物凋零,灼灼开放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摆。成千上万朵菊花连成一片,俨然成了一片“田野菊海”。这时,你若走入其中,将会被掩映在茫茫菊海之中,仿佛置身于神话仙境,别有一番味道。而远远望去,盛开的菊花在蓝天白云下银浪滚滚、迎风飘摇,在秋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妩媚和妖娆。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田地间还能看到忙着采摘菊花的老农呢!(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出菊海在万物凋零时的美。)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好的写景就该是简洁而富有刻画力的,在沈从文笔下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却可以清晰得从这样的笔触中感受到景物的轮廓,“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说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气氛相得益彰。)
217932052070习作演练
习作演练
12617455715
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令人流连忘返,辽阔无垠的西北大漠令人兴奋不已,人来人往的繁华都市令人沉溺其中,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使人深深陶醉……世界之美,无处不在。在周末或假期里,相信你的家人肯定也带你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那么,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好地方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照一定顺序来描绘;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④书写工整、认真,字数不少于350字。
作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思路: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