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环结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环结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三环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练习和理解绳结符号图。
2、练习和掌握三环结的操作流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共同探讨三环结操作流程图;
2、通过三环结的编制和整理,掌握饰结的编织要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结寓意的交流,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学情分析
本课在之前了解中国结饰文化传统和识图等基础知识及技能要点基础上,初次进行饰结编制练习。学生普遍对编制饰结有兴趣,急于动手进行编制,但多数并无耐心和细心于仔细识图和研究流程,更无编制饰结的经验,因此当堂就能编制正确的不多。需于小组指导中根据错误点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图示和研究流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绳结编制符号图和三环结编制流程。
教学难点:三环结的整理成型。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各场景中出现的饰结图片,与学生谈论其相应使用场所及寓意。
2、出示三环结的图片和实物,请学生说说三环结的特征。提示、启发、引导
看图片,试者说一说饰结的使用场所及其寓意。
3、仔细观察、说出吉祥结的特征。
课前伴着民乐《喜洋洋》,滚动播放饰结图片。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了解中国结的寓意,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了解三环结的特征,引出课题。
二、识读绳结符号图
出示绳结符号图
1、不同的线条表示什么?
2、分析:交叉点的位置关系。
指导学生识图时,重点放在分析线绳的上下位置关系,特别“交叉点”处的位置分析。
通过看图、思考,识读绳结符号图,说出交叉点处的位置关系
通过分析,初步了解绳结符号图。知道
双线(红线)、单线(蓝线)、箭头表示的含义,交叉点处的穿、压位置关系。
三、三环结的编制
(一)指导学生看书
提问:如何编制吉祥结?
看书、讨论如何编制吉祥结的?
看书上步骤,梳理吉祥结的流程。
(二)三环结的编制
1、出示三环结操作流程图。
2、教师编制示范
3、讲解编制三环结的分解步骤:
第一步:先作三个大致相等的环排成十字型。
第二步:以顺时针方向将上面的绳头向下压住右边的环。
第三步:将右边的环向左翻压。
第四步:把下面的环翻压到上面。
第五步:将左边的环向右穿出绳头的孔。
第六步:平均施力,将环和绳头向四周拉,双线平走不扭转,松紧合适。
主要步骤:从绳头开始,顺时针方向,上面的往下压、右边的往左压、下面的往上压、左边的往右穿出绳头的孔,松紧合适。
4、布置制作三环结,强调操作要点。
(1)三个大致相等的环(大小与手同宽)。
(2)双线平走不扭转,松紧合适。
5、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必要时反复示范。
6、制作三环结
模仿操作,编制三环结。
7、对巡视过程中的典型作品展示、分析。
修改作品。
小组进行互帮式活动,达到互学、互查、互练之目的。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教师点评。
2、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三环结的制作评价表,下节课上交。
小组进行互帮式活动,达到互学、互查、互练之目的。
五、总结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中国结的寓意,并亲手编制了一个三环结。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中国结”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有责任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把它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