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经典语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一个“恕”字,道出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在于将心比心。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实际或者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一种准则,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在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这样可以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 写作时要结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理解展开,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或者社会现实分析这一处事原则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立意】 1.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2推行“恕”道,让世界更和谐; 3.君子之道,推己及人。 【素材】 1. 网络的普及,降低了人们放纵言语的成本,也无限放大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一个人只要借助网络,无论说出多么恶毒的语言,无论怎么去中伤一个陌生人,只要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没有实质的伤害,是很难从法律层面界定为犯罪的。非犯罪行为属于道德范畴,只能躬身自省,不能强制别人无为!但恶语伤人六月寒,现实中罹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原因源自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对人性丧失了信心。己所不欲施与人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只会加重,不会减轻。最后大家都是受害者。被人如斯对待,再效仿此行为同样对待别人。即使这样做了,受过的伤并不能就此抵消!所以想要解开这个死结,只有每个人都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2.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3.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范文展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这种“恕”道,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从日常的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来看,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强人所为,不夺人所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己成物,就能相处得和谐。能不能用忠恕道去理解人,帮助人,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是一个人是否文明,是否有教养的标志。一些缺乏教养的人,与别发生一点点小的磨擦就出语伤人,有时把矛盾弄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甚至犯罪。个人教养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离不开孔子的忠恕之道的。 从世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中,从现实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体悟到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针对世界性的道德堕落、各种犯罪、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地区性战争冲突、国与国之间外交纠纷以及在我国大陆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等等现象,理应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古代哲人的智慧训导中吸取智慧,以此作为思想的指导,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从国与国的关系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主权丧失,都不希望自己国家的领土被霸占,都不希望国家统一受到破坏等等。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出发,那就任何一个国家就应该尊重别国的主权,不要去侵夺别国的领土,不要去破坏别国的统一,不要把战争强加给别国人民,不要去奴役别国人民等等。要想自己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也就不要去侵犯别国的主权;要想自己的国家发达,也就要让别人国家也发达;要想自己的国家强盛,也就要让别人国家强盛等等。但是,有的国家不是这样,他找出种种借口,种种理由去干涉别国的内政,限制别国的经济发展,限制别国的贸易,甚至施加种种压力,生怕一些发展中国家富强了。世界上的这些奇怪现象,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面前。各国的政治家们,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如果能够懂得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欲达人”的训导,那么,世界将可能更安宁一些,将可能更人道一些,各种纠纷和磨擦就会更少一些。 总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仁爱之德和忠恕之道,对于建设一个文明的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必须大力加以弘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