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喜爱的蔬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常见的蔬果种类繁多,孩子们也能说出各种蔬果的一些基本特征。人们食用的蔬果保鲜期很短。对于我们非常喜爱的,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出来作为艺术品,并长期保存。本课教学内容是技术初步——泥工的第一部分,是整个泥工技术知识的基础。教材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劳动兴趣。设计课题“我喜爱的蔬果”的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泥塑工艺,调动学生学习泥工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制作活动,在习得手工制作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陶瓷器、泥彩塑的喜爱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各种蔬果的特征和营养,并对其进行雕刻制作泥塑作品。 2、通过简单泥塑蔬果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提高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艺术修养。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泥塑,增强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我国泥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形成创作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了解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压、刻、刮等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泥巴制作出自己喜爱的蔬果,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泥塑作品、紫砂泥、简单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方面:湿抹布、桌布、紫砂泥、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今天果园里特意举办了一场蔬果大会;在大会上,都有哪些你认识的蔬果? 生1: 我看到红通通的大苹果。 生2:我看到一串串黄色的香蕉。 生3:我看到绿绿的小青菜。 生4:我看到大西瓜。 生5:我认识里面的生菜,生菜我最喜欢吃了。 师: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可以吃到的蔬果。 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看到了我们喜爱的各种蔬果,你们的眼睛真亮,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喜爱的蔬果。 揭示课题:我喜爱的蔬果 【设计意图】播放学生喜爱的蔬果视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及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劳动课与其他基础课的最大不同点是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 那老师考考你们,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蔬果呢? 生1: 卷心菜。 生2:樱桃 生3:黄瓜 生4:…… 你们个个都是爱生活的孩子。 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 展示水果——这是什么? 生:… 师:这是什么? 生:… 师:非常好 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水果? 生:形状、特征 师:人们常说每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这么人见人爱的苹果,同学们喜欢吗? 生:喜欢 展示泥塑苹果——看,这是老师用泥巴做出的苹果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蔬果过渡到用泥巴做出的苹果,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泥巴吗?泥巴给你什么感受? 生1:粘,软, 生2:开始硬玩一玩就变软了 师:对,正因为泥巴拥有这些特性,它很软、很粘,所以它才具有可塑性,我们可以用它来做各种事物的形象。 二、制作泥塑苹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用泥巴和刻刀来做我喜爱的蔬果,瞧,老师这个泥苹果做的像不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搓。两只手把泥巴搓圆圆的。 第二步:捏。把泥巴苹果上部和下部捏一捏,捏的平一点。 第三步:压。上部压一压。 第四步:刻。用刻刀刻出叶子的形状。 第五步:刮。把表面刮得光滑。 【设计意图】 利用演示、课件等手段,清楚地向学生们演示制作方法和制作程序,讲明要求,展示样品,以开拓同学们的眼界,引发学生对泥塑作品的观察、思考,调动他们参与制作、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三、学生尝试做蒜头 看了老师做苹果,你们一定跃跃欲试了吧,好,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课件出示大蒜头的图片)这是什么? 生:蒜头 师:这两种不都是球形吗?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这两种不同的蔬果? 生:蒜头身上有一瓣一瓣,还有突出来的蒜薹。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又快又好地做出泥蒜头。(视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利用视频演示讲解制作要点,专业术语和规范、简练的语言让学生看的很清楚,很快掌握制作方法。这样的示范操作方法体现“领”的教学方法。 尝试做大蒜,看一看谁是我们班的泥塑小能手?在做之前,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的制作步骤?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劳技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时间,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先感知操作步骤再动手,在操作中获得劳动技能。 展台展示 四、蔬果泥塑大赛 同学们手真巧,老师要给你们更高的挑战,每个小组组长分工,每个人做一种水果,不准重复,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水果品种多又好?评出我们班的泥塑优胜小组。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劳技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让学生为动手而动手、制作一些无趣味的规定作品,激励学生在制作时,要有新创意,不因循常规。激发了学生的进行探究、创新的欲望。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编制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探究,勇于创新。 (1)学生分小组制作泥塑-自己喜爱的水果(背景音乐)。 (2)小组成员仔细观察,友好交流,分工合作,材料共享,共同创作(3)教师巡视指导(动作要领) 搓——捏、压——刻——刮 (4)对学生的作品点评。 生1在捏的时候力度稍微少了点 生2刻的叶子非常形象,刮得很光滑。 生3搓的不是太圆,但捏的力度刚刚好。(5)组长上台展示。 第1小组:泥塑香蕉 第2小组:泥塑西瓜 第3小组:泥塑黄瓜 第4小组:泥塑梨子 第5小组:泥塑葫芦 第6小组:泥塑草莓 【设计意图】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分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小组综合成绩。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评价作品,可以反馈学生通过实践所掌握的技能程度和劳动态度,并体会到创新的乐趣。通过学生讲评作品,老师可以直接了解和总结教学的真实效果。 大家做了这么多水果,我们也来举办个蔬果大会,瞧,这只苹果多可爱,圆圆的,细小的蒂上连着一片叶子,像是刚从树上摘下似的。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泥塑水果穿上漂亮的衣服,这样就更好看了。 五、拓展 用泥巴不仅可以做水果,还可以做其他工艺品,我国古代的好多文化瑰宝是从我们简单的泥塑开始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些泥塑作品,了解一下泥塑的历史 (课件欣赏) 【设计意图】保持对泥塑作品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培养对劳动与技术、对劳动人民和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许多漂亮的泥塑水果,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其它蔬果,想一想如果让你用泥塑做,你会怎么做?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尝试给蔬果穿上彩色的“衣服”。 五、板书设计: 我喜爱的蔬果 一、基本技法:搓、捏、压、刻、刮 二、制作泥塑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