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诵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 2. 品读内容,梳理行文层次。 3. 知人论世,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后来欧阳修要辞别官场,准备到颍水之滨每天过着喝一小盏百年堂阿胶汤而颐养天年的生活,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二、诵读内容,分析语言特点 【小结】语言特点: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唱三叹的韵味之美。作者创新运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 “而”字用法归纳: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还有“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起坐而喧哗者”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还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还有“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还有“往来而不绝者”“杂然而前陈者” 5.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6.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7.临溪而渔:【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 三、重点赏析,理解作者情感 【提问】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什么字?(作者如何写这些“乐”?) 【明确】“乐”。 1.山水之乐(第2段):“日出” “林霏开” “云归” “岩穴暝”等意象反映了山间朝暮之景的变化,体现了山之美,也体现了山之“乐”;“野芳”(春)“佳木”(夏) “风霜”(秋) “水落” “石出”(秋)等意象则反映了山间的四时变化,既有山的“乐”,也有水的“乐”。正因为“四时之景不同”,才会有无穷的山水之“乐”。 2.游玩之乐(第3段):“歌于途”“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这一句反映了负者与行者游玩的快乐状态,前者与后者沉醉于山水之间的彼此回应之乐,“伛偻提携”讲老人弯着腰在行走,而儿童则由大人领着他们在走,体现了一家人在游玩时的提携之“乐”。所以,百姓出游,前呼后应,一家人老老少秒,搀扶提携,其乐无穷。(百姓的人情之乐衬托后面的宴酣之乐,突显了太守之“乐”) 3.宴酣之乐(第3段):从打鱼到酿泉为酒,再到山肴野蔌,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就地取材,鱼是现捕的,酒是自酿的,就地取材,食物丰足,有饮食之“乐”。随后,从宴会中的乐器演奏、射弈比赛活动。投壶,下棋,都是传统民间游戏。丝竹代表的是官场音乐。这里强调没有官场上嘈杂的音乐,而玩的是投壶、下棋等民间游戏。可以推测欧阳修宴请的众宾客也都来自民间。这和前面对滁州百姓出游的场景描写刚好相呼应。欧阳修宴请的就是滁州城的老百姓,心怀百姓,看到老百姓快乐出游,这已经是人生一大幸事!宴请百姓,能有老百姓同醉同乐,这更是幸事中的幸事! 4.禽鸟之乐(第4段):“鸣声上下”这一句让人仿佛听到了树林中的鸟儿彼此一声接一声的鸣叫之声,因此作者将其谓之为“禽鸟乐也”。而“禽鸟之乐”与“山林之乐”相互衬托,相互辉映,更加突显了太守之“乐”。(衬托人乐) 山林之乐(视觉)——观赏山林美景产生的乐感。 人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视觉、听觉)——看到滁州游人和宾客的“乐”、禽鸟的“乐”,也倾听滁州游人和宾客之“乐”、林中禽鸟之“乐”。 ? 四、知人论世,总结“乐”的本质 【提问】太守为何而醉?如何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明确】第1段明确指出醉翁的本意并非在于酒,而是“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的醉,欧阳修是真醉吗?文中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但事实上,欧阳修在嘉祐年间写给沈遵的诗文中有言“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在《赠沈博士歌》中也说“我昔被谪居滁山,名虽为翁实少年”。苏轼也曾评价欧阳修的酒量“盛年时能饮百盏”。被贬到滁州时,欧阳修是40岁,正值盛年,这些都说明此时的欧阳修酒量不浅,并非文中所述。 【提问】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呢?为什么要说“太守醉也”? 【明确】1.陶醉于山水之美和与百姓的欢饮宴会中。此处的“醉”,不是真醉,而是陶醉,陶醉于老百姓欢饮的宴会之中。身为太守,政治清明,能治理好一方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快乐出游,百姓饮酒游戏的快乐带给他慰藉;同时,与民同乐,“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说明他深受百姓爱戴。 2.表面的醉与乐,其实是内心的孤独。注意第3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一句中的“颓然”一词,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反映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与滁州子民相处平易的表面之“乐”,这也是由“政治清明”“政通人和”带来的“乐”;第二反映了“醉翁”在众人之间格格不入的场景,所有人都在欢乐,但只有醉翁颓然醉了。所以,太守的“乐”与众宾同在,醉翁的“乐”则独属于他自己,体现了醉翁的孤独感,也体现了醉翁在这样的孤独世界中依旧流露的乐观精神。 第4段醉翁的孤独感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禽鸟不知人乐,人不知太守之乐,说明这三种“乐”是相互孤立的。作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体现了醉翁并非真的醉了,看似融入其中,但实则游离在外的孤独感。当然,在这份孤独的背后,作者还是传递出一种特殊的乐观精神:回归山水,怡然自乐。 【补充背景】 《醉翁亭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他被贬谪到滁州,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也就是说欧阳修被贬滁州后一年才写了这篇千古奇文《醉翁亭记》。 欧阳修自幼家贫,三岁而孤,连续几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好不容易考上了,进了官场。此时范仲淹做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先后提出十项改革措施,欧阳修积极支持,可惜改革失败。欧阳修为范仲淹说话,得罪小人。当然,欧阳修被贬的直接原因是因甥女张氏暧昧之事,被人诬告。在谏官的推波助澜及背后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欧阳修被贬到了滁州。作为当时的大文豪、朝廷重臣,欧阳修被贬到偏僻荒凉的山城,实在不是他心中所愿。然而,欧阳修在做谏官时得罪了不少官员,发生“盗甥”事件后,这些官员都出来踩他一脚,如果此时他还继续待在朝廷的话,一定会被这些势力继续打压,所以离开京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贬到滁州后,他想借酒来消愁,“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希望借游山玩水之乐来排解,但消不了愁,亦无法排解。宾客只知跟从太守游玩而快乐,但没有人知道太守乐的真相,更无法理解乐后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痛:政治上受挫,抱负无法实现,又无力改变现状。表象的乐终究掩不住内心的痛,故四十盛年的他“苍颜白发”,自号“醉翁”。 【总结】《醉翁亭记》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自己内心满是疮痍,却仍乐观豁达、勇敢率真的灵魂,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处僻远江湖,却仍心怀百姓、可亲可敬的灵魂。文章我们看到了两个不一样的欧阳修:一个纵情于山水之乐,喜欢游玩,喝得醉眼蒙胧且醒能述以文的文学家欧阳修;一个内心清醒又痛苦,坚守政治理想,在接连打击之下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