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鱼 教案 金鱼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一般都是金黄色,形态优美。那么,怎样把金鱼搬上课堂?让学生拥有一次生动有趣的体验呢?下面是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的小编整理出来的一份说课教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要尝试着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学生对动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理解。本课的涉入既能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又能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教学中共有四个活动:1.观察金鱼的形体结构;2.观察金鱼的捕食;3.观察金鱼的呼吸;4.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与不同。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通过观察金鱼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培养的多样性,感知到每个生命体的特点,从而更好的体会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本课、本单元、本教材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实猜想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二)难点:学生在观察之后如何运用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节课采用了实物观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模式总体流程为:资源展示—提问题—细致观察—小组讨论—概括总结。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教学为统帅,把多种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二)学法:本节课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图画法、表演法等学法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发展科学精神。?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歌曲《荷塘月色》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由歌名“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一词展开想象并观看图片,进而进行讨论:荷塘里都有什么?点出本课重点金鱼,调动学生对金鱼探究的兴趣。板书“金鱼”,并出示金鱼实物。? (二)观察金鱼的形体结构? 1.提出问题:仔细观察金鱼,它和前几课学习的小动物差别大吗?(金鱼有自己的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目的是激活已有知识,学会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并为接下来的金鱼和蚂蚁的比较做铺垫。? 再次提出一些问题:金鱼在水里做什么呢?(游泳)用什么在游?(鳍)除了有鳍,他的身上还长着什么呀?(鱼鳞)通过问题一一探寻,最终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着画金鱼,增强感性认识。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加强学生对金鱼身体结构的理解和巩固。? 2.出示多种金鱼图片的课件,目的让学生了解金鱼的品种很多,进而说明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三)观察金鱼的捕食? 由问题“金鱼游累了,没劲了,要怎么补充能量呢?”过渡到给金鱼喂食的活动。首先组织学生讨论:给金鱼喂食应注意什么?得到的结论是鱼食不能喂太多,否则会把金鱼胀死。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说出金鱼进食的方式是吞食。可以找学生进行表演,增加趣味性。最后寻找合适的机会观察金鱼的排泄,从而确定进食和排泄是新陈代谢的重要体现,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生命体特征的概念。? (四)观察金鱼的呼吸? 学生在观察金鱼的过程中,已经看到了鱼鳃不停的开合,就会产生问题:“鱼鳃不停开合是在喝水吗?如果是不停的喝水,金鱼的肚子为什么不胀破呢?”此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这也正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发动学生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实验。当学生亲手把滴管悄悄地伸入到金鱼的嘴巴前面,挤出红水后,发现红水由金鱼的嘴部进入,从鳃部流出后,就能够明白原来金鱼的“喝水”不是真正的喝水,而是用鳃呼吸。采用动手实验的教学手段,能够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探索新知,并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五)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与不同? 布置任务:通过比较,说说金鱼和蚂蚁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请各组组长报告结果。首先复习蚂蚁的特点,然后概括金鱼的特点,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金鱼和蚂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 (六)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之后提出问题:我们比较了金鱼和蚂蚁,蜗牛、蚯蚓可不高兴了,也想来跟它们比较比较,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引起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同时这也是今天的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