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感恩父母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感恩父母 教案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
【提出的背景】?
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及与学生和家长的交谈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问题。许多家长非常苦恼,常叹孩子难管,无法和孩子交流。而另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却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的学生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会对父母说感激的话,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懂礼貌,顶撞父母,甚至嫌弃父母啰嗦、无用;更有甚者竟做出忘恩负义、伤害父母的事。?
我想,这已不单是特殊的个案现象,而是目前很多父母和青春期孩子间关系的现状。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独生子女症”在现今的孩子身上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2、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独立意识和叛逆性格在初中阶段的表现尤为强烈,也可能是父母的过度溺爱、过度包办致使孩子习惯了父母的付出,漠视了父恩母爱。?
3、虽然我们对孩子爱的教育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但常常流于形式或空洞说教灌输,而显得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显得苍白乏力。?
4、由于感恩教育缺失,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念亲恩。?
【主题的确立】?
中华民族历来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都围着他(她)转,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家长放在眼里,怎么可能孝顺父母呢??
造成这种现象于父母、于社会都是可悲的。在班会上,也曾经和学生交流、探讨过如何善待父母、如何感恩父母等问题,但收效甚微。鉴于此,我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于是就有了《感恩父母》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学情分析】?
1、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调查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模拟、体验、搜集、采访、观察、记录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走向社会学、利用多种渠道查找有关母爱的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言表达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及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通过采访调查、观察交流、换位体验等方式,深切感受母亲艰辛。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品味母爱、报答母恩。?
【活动重难点】
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组织形式】?
班级形式:提出大主题,并围绕大主题进行小主题分解。?
【活动过程】?
阶段一: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阶段二:活动实施???过程指导?
阶段三:成果汇报???分层评价?
?
【时间安排】?
整个活动将历时四周。?
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课前准备:?感恩调查?
生分发“感恩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感恩调查问卷?
同学们,这是一份问卷调查。从中可以看出你对父母的了解程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谁最了解我们的父母吧。?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农忙时几点出工?晚上几点收工???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花费的钱占了家庭总收入的多少???
(4)爸爸妈妈每月为自己花费的钱占了家庭总收入的多少???
(5)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
(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
(7)你几点起床???
(8)你回家后为你父母做过什么???
(9)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他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什么颜色??
(10)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给过他们什么帮助吗?父母在外地打工的,你知道父母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吗???
(11)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1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引发话题:?
1、老师讲一个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
"5.12"四川汶县大地震中,发生了好多感人的事,其中的一件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问学生: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表感想)?
二、感恩调查,唤起思考:?
师:课前我让组长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份感恩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值得我们深思: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默奉献,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汗水,而我们作为儿女的对父母的关心却远远不够。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应该怎么做呢??
生各抒己见。?
三、确定主题。?
师:感恩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展现这一份美德。俗话说父爱是山,母爱是海。父母的爱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他们的爱伴我们健康成长,他们的爱时刻将我们萦绕。这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怀抱感恩的心,去做感恩之事好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四、讨论确定子课题:?
同学们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刚刚提出了很多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调查研究,但这么多问题太琐碎,该怎办?(分类汇总)?
师生归类,师当场标出小主题?
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筛选,最后确定了范围小、可操作性强、成果易展示的五个子课题(预设),分别为:?
1、走进父母,了解父母的辛苦工作、回想父母的爱。(温馨回忆组)?
2、收集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诗文,表达自己的心声。(故事演讲组)?
3、搜集有关歌颂父爱母爱的歌曲、剧情,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歌唱表演组)?
4、了解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应该怎样用行动回报父母。(畅想行动组)
5、和父母互换角色,亲历父母的辛苦。(角色反串组)?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那么你能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吗??
(实践、摄影、观察、采访、调查统计、歌唱、表演、绘画??)?
五、选择想要关注的主题,分组。?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对号入座,记住搬移的过程要安静、迅速。?
学生兴致勃勃且迅速地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坐下?
师:请各小组同学大声读出本小组的活动小主题。?
六、制定方案:?
1、进行讨论前的活动分工,填写活动方案计划表。?
师:选定好要研究的小主题后,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生答:讨论活动怎么开展。?
师:在讨论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什么?(生无语)小组不可群龙无首啊,我们得选出个——(生:组长),来负责协调分工活动的工作。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会有许多金点子闪过,就让它们一晃而过吗?得有人——(生:做记录),嗯,我们得选出一位专门的记录员负责记录。有了组长,有了记录员,我们就要把自己讨论后的计划填写在计划表上,计划的制订有要求(课件出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现在老师把计划表发到各小组,小组讨论开始。?
师参与各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安排,师生共评议。?教师适当点评学生写计划的情况。?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现在就请个别小组组长上台来向我们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其他组的同学注意倾听,你们可以把他们好的计划记下来,也可以向他们提出好的建议,我们可以依照计划制订是否“具体、可行、有效”来评价。?
七、鼓励、总结?
让学生再次明确制订计划的要求,赞许学生今天表现出来的积极、大胆、善于思考的优点,并鼓励他们继续把活动表完善,使活动更好的开展。?
教师强调: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小组同学团结合作。??
活动实施???过程指导?
教师做出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活动中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这次活动,从开始准备,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解决问题,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站在讲台上,宣布这次活动要怎么做,应该如何完成,而是参与到学生中,一起商量,达成共识,学生们发言积极,点子繁多。具体表现在:?
?1、由于活动是孩子们生活中可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2、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收集信息并形成初步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懂得了发现一些问题,并知道这些问题及困惑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
?3、激起学生尊敬母亲、热爱母亲的情节,在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实现了教育目标。?
?这点成功之处让我陷入了深思: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该如何指导有效、达到目的且不留痕迹,这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以后将继续努力探索的。?
?1、要开展好一次活动,教师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学生。?
?2、活动要力争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到课下调查、研究。是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要在课程安排上下功夫,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