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普通话与方言》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还记得巷子里的叫卖声吗?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声音,悠长而又温暖。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会说方言了,那巷子里的叫卖声即将销声匿迹,方言将面临“下岗”的危险。?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课题《普通话与方言》。?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乡镇学生,师生间是用普通话交流。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自己的方言,但对很多土词汇不大了解,对其他方言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让学生了解说普通话和方言各有优势。?通过成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各地方方言的独特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说普通话和方言各有优势。? 难点: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因为学生没有离开过家乡,也没有过多地接触过外乡人,所以缺乏这方面的体会。)? 五、教法学法?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教法:? 1、互动教学法? (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2、分组讨论法?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学法::? 1、亲身体会法? (课前让学生访问并收集资料,并且课堂上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普通话和方言。)? 2、合作学习法和自主探究法?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展示法? (最后一个环节,根据讨论的结果,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成果展示,将前期收集到得资料创造性的展示出来。)?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导入? 这是一次关于语言的实践活动,刚开始我将说几门外语,让学生猜一猜我说的是哪门外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汉语分为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2、普通话优势? 我将播放一个学生喜爱的电视剧《隋唐五》里面的片段。播放短片引导学生说出没学好普通话就会沟通困难,甚至闹出很多笑话,明确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3、方言优势? 那是不是我们只要学好普通话而把其他方言统统丢掉呢,学生都摇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方言的优势,我将带学生到全国各地旅游,去感受一下各个地方的方言。? (1)丰城方言? 第一站就是我们的家乡,丰城。我收集了一些土词汇,让一位学生上台用方言朗读,其他同学把它翻译成普通话。这个活动测验了学生对土词汇的了解程度。? 测试完土词汇,我将用丰城方言描述几幅生活场景,让学生想想我描述的是哪幅图。这个活动测验了学生对生活中方言的理解能力。? 感受完了家乡方言,引导学生说出方言的优势。? (2)万载方言? 接着带学生去我外婆家,万载。我将用万载话表演一个魔术,让学生把屏幕上的空白处补充完整。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了一下万载方言和地方特色。(同是赣方言,差别不大,能听懂一些。)? (3)外省方言? 接着是省外游,我将用几种方言朗诵《再别康桥》,让同学们听一听我说的是哪个地方的方言。让同学们体味外省方言的魅力。我用方言朗读之前,都会让学生先用普通话读一遍。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了一下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我们会发现,普通话虽然容易听懂,却没了地方特色,不同省的方言各有特色。? 4、成果展示? 刚刚旅游途中,感受了普通话和方言,每组讨论说普通话好还是说方言好。填好活动记录表(见附表)。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将前期收集到的资料创造性的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得出结论,普通话和方言各有优势。我将结合普通话和方言讲解我的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亲人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标题醒目,条理清晰,突出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普通话与方言? 标准规范??亲切顺口? 扫除沟通障碍??传递浓浓乡情? 八、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展示学生的大舞台。不过,我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