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尺的使用 【教学目标】 通过用图形尺绘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用步测、铅笔测、手测等无尺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常用尺——直尺、皮尺等。认识尺的刻度,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能画出1厘米的长度,能指着尺上刻度正确读数。 【教学重点】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各种待测量的物体——书、本、笔、桌子等 观察材料:各种尺——直尺、三角尺、塑料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活动一: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测量物体的长度 创设情境: 小朋友在家具城选择书桌,想量一量桌子的长度,但没带尺子,怎么办?谁给他想一个主意? 1.没有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有多少种方法? 介绍古人使用的测量方法,而为了测量方便,国际上设定了统一单位。 活动二:认识常用尺 观察尺上的单位符号厘米,感受一厘米的长度。 观察刻度——零刻度线、整厘米刻度线、最大厘米刻度线。 活动三:用尺子测量的方法 1.用零刻度线对齐书的一头,读另一头的读数。 2.尺子不够长,可以分段测量几次,再将得数相加。 3.尺子断了时,从某一个数字起点量起,再用读出的数减去这个数。 活动四:使用图形尺 用图形尺拼组图画 讨论得出: 学生用手量、步测、铅笔测、、、、统计全班想出多少种办法。 学生用自己想的办法测量物品的长度,交流结果。填写课本39页表格。 学生用手拇指和食指与一厘米长度比较,或在纸上画出一厘米的长度。 第三种情况比较难,鼓励学生想办法。 学生拼汽车,拼房子,拼画比较好的可以展示。 初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提两个挑战性的问题: 尺子断了,没有了零刻度,还可不可以用它测量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