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2.三点水与两点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点水”“两点水”的特点和写法,写好含有这两种偏旁的字。 2.通过观察和比较,书写时合理搭配“三点水”“两点水”与右边的部件,运笔正确。 3.通过书写,逐步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点水”“两点水”的特点和写法。 三、教学准备 1.带有“三点水”“两点水”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 2.带有“浩”“池”“次”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 3.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自摆“三点水”,总结特点 板书课题。要想写好一幅作品得先练好每个字,练好每个字得先练好字的基本笔画。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三点水”与“两点水”的写法和运用。 1.对于“三点水”,同学们一定不陌生,老师这儿有这三个点画,该怎么摆才美观呢?对照大屏幕,谁上来试一试? 2.黑板出示:田字格和三点。谁来说说三点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首点偏右,中点偏左,下点又略向右偏。三点上下呈弧形排列。 3.课件出示:儿歌。老师这里有一首帮助我们掌握“三点水”特点的小儿歌,一起来读一读。 写好三点水,位置很关键; 首点偏右边,中点偏左边; 下点略偏右,三点成弧线; 上紧下面松,之间有呼应。 4.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在米字格里边读儿歌边书空。 (三)示范演示,练习“三点水”特点 1. 掌握了结构,怎样用笔才能写得好看呢?先看老师书写。教师边讲解要领边范写。 2.请同学们在米字格中练习两遍。写字时,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标准的握笔姿势(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 握笔: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学生练写两个。 3.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点评:三点间距上紧下松;三点位置是否是弧形;点画之间是否有呼应。 4.学生再练写两个。 5.教师再次点评,鼓励学生。写得真漂亮,真有点水的灵动之美呢! (四)读帖观察,感知带“三点水”的范字的特点 1.观察“浩”“池”两个字。 课件出示:“浩”“池”。大家掌握好“三点水”的写法,那带“三点水”的字会写吗?请用你们的慧眼仔细观察这两个字都有什么特点?该怎么把这两个字写漂亮?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三点水”与右边的部件配合时,要做到穿插避让右边较长的横画。 2.课件出示:儿歌。老师也给大家归纳了一首小儿歌,我们来读一读。 体型窄,左边站; 右边宽,要舒展; 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3.大家再看看,要写好“浩”还有哪些关键笔画要注意? “三点水”前两点略靠近,短横上斜和第一点持平,竖画起笔略高,第三笔穿插到第二点的下方。 4.“池”有哪些关键笔画要注意呢? “池”左窄右宽,横折钩稍微向上斜,穿插到第二点下,竖弯钩向外延伸。 5.我们一起来看看书法家刘老师的范写视频。 6.学生在米字格中将每个字各练写两个。 7.教师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点评:“三点水”的用笔和结构,穿插避让右边较长的横画。 8.学生再练写两个。 9.小组评出最优作品张贴在书法园地。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点评,看看谁最会观察、欣赏别人,别忘了指出字的优点和不足。 (五)观察“两点水”特点 1.课件出示:“三点水”“两点水”。我们已经学会了“三点水”和带“三点水”偏旁的字,那“两点水”和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同学们会写吗? 除少了一点外,“两点水”在用笔上基本和“三点水”相同,但在形态上比“三点水”显得短小、紧凑一些。 2.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范写。 3.学生练写两个。 4.出示:“次”。写好了“两点水”,我们再来写一个带“两点水”偏旁的字,同学们说说这个字的关键笔画。 出示:左部两点居中,干净利索。右部“欠”字,上紧下舒,两撇的起笔上下对正,撇捺舒展。 5.谁上来给大家示范书写?请一个同学到前面范写。 6.学生练写两个。 7.学生互评,评选每组的优秀作品张贴到书法园地。 (六)书法家故事,总结深化 1.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播放故事。 一天,王羲之外出散步,路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叫卖六角扇,可是任凭老婆婆大声吆喝也没有人买她的扇子。王羲之看见老婆婆瘦弱的身影,顿时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在征得老婆婆的同意后,提笔在她的几把扇子上各题了几个字。老婆婆很是疑惑。王羲之笑着说,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好价钱。老婆婆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果然,不一会儿工夫,扇子便被抢购一空,老婆婆乐得合不拢嘴。 2.王羲之是用什么帮助了老婆婆? 书法有它独特的魅力,更有它独特的价值。但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希望大家能够学习书法家们坚持不懈的精神,相信你们也可以做个小小书法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