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所以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 重点难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观察物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从“动”字入手,复习前面所学的方位知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把你们的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然后站好,听老师要求。用你的左手指指上面,右手指指下面,左腿踢踢前面,右腿蹬蹬后面,头向左边扭扭,再向右边扭扭”。? 2、从“趣”字入手,用课件演示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1)“他们都说对了吗?”? (2)“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观察物体 二、?指导观察?,探求新知?。 1、师出示茶壶并介绍茶壶。 (1)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茶壶(师转动玩具茶壶),然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师藏起茶壶)。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茶壶。(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2)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茶壶,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 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茶壶的身子、茶壶的盖子、壶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茶壶的下面(这时把茶壶倒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 (3)师:请一位同学来观察茶壶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茶壶的右边,然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茶壶是一样的吗?各小组交流。通过交流,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4)师:把茶壶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茶壶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茶壶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茶壶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观察玩具小汽车。?? (1)请小组同学把小汽车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3、观察文具盒。?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文具盒,放在书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看到了什么?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3【活动】观察物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出示一张教学楼的照片。? 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2、出示天安门三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3、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活动4【练习】观察物体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生活中,你还仔细观察过那些物体呢?? 3、课后请小朋友们去观察身边的物体,把自己看见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拍下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