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 7撇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 7撇点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撇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撇点的形态。
2、掌握撇点的起笔、行笔与收笔方法。
3、认识撇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两个范字的书写方法。
5、了解“象形的汉字”。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撇点的写法,夹角的大小较难掌握。
2、了解“象形的汉字”。
教学难点:
1、书写撇点时撇部与点部的关系处理。
2、认识撇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强调坐姿,播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学生练习书写:公
【设计意图:调节情绪,开始课前热身,复习旧知,准备学习新知。同时也是节省时间,因为每个人准备时间不一样,这样,准备快的学生也一直有事情可做】
一、人文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初的汉字很多是象形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演变,现在使用的汉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还能在一部分汉字中找到一些象形字的特点。
课件出示甲骨文“女”字,学生猜测。
播放微课:女字的演变,揭示答案。
由女字的书写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女”字演变过程,让学生对中国汉字起源产生兴趣,了解“女”字的内涵,以此为契入点拓展延伸进行书法文化教育,进行审美渗透,运用心理学策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落实核心素养。】
二、迁移转化,学写撇点:
1.撇点的形态特点(议一议)
1)撇点,顾名思义,是由撇画和点画组成的,怎样才能写好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在讨论之前,我给同学们一把钥匙:
投影出示:
方向(行笔方向——左下----右下)
粗细(粗细变化——粗----细----粗)
曲直(笔画曲直——笔画略向内弯曲)
【设计意图:抓技巧——抓住笔画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掌握撇的形态特征,纠正知识点,渗透审美教育,落实核心素养点。】
2.撇点的书写方法
1)撇点的书写技巧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我们写撇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斜切起笔先写撇
2、渐渐提笔略带弧
3、至撇画末向右下
4、渐行渐按笔收起
注意:中间不断开,不能把笔完全提起来。
【设计意图:抓技巧——口诀技巧。】
2)指导书写
首先,我们要注意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a教师范写,学生指书
b学生练写
c指导评价,移动展示让学生修正
自评——师评(朱笔改正,口诀法:按得下去,抬得起来)——学生改正
【设计意图:撇点,我定为主题板块,此版块为每堂课学习知识点的核心,在学习上,运用心理、实践、信息、评价多种策略,并且学生在进行临写、比对、调整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撇点的书写要点,提高书写技能落实核心素养点。】
三、学习范字,书写评价:
1、学习“女”的写法。
写好了撇点,再写“女”字就容易多了。教师范写“女”字,引导学生抓住“女”的特点:两个撇的平行,重心的平衡
【设计意图:抓指导——整体感知女字的特点,准备知识迁移。】
2、看看想想
出示投影:安、如 两个字
1)女字变成偏旁会有字形的变化?
(“安”字的撇点一笔写成,点部较长,较平缓。扁而宽,横托上。
“如”字撇点分两笔写成,点部的弧度较大,往下拉。窄而长,横托上。)
(为什么会有不同?女字的位置不同,一个是女字底,一个是女字旁。撇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位置有关。)
【设计意图:抓指导——女字在不同的位置,形态会发生变化。口诀法减难度,提效率。】
2)拓展延伸
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字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投影出示:女字底要、委,女字旁始、姓。
撇点是笔画学习的最后一课,我们在学习撇点的同时,还要掌握女字作为偏旁的写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没有了女字旁和女字底这一课了。
【设计意图:抓规律——偏旁规律,知道女字旁的重要性。】
3、学习女字底字的写法“安”字。
投影出示:“安”字
1)观察分析:书写“安”字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
(上方的点被省去,撇点的撇部分超出横钩部分代替了点;秃宝盖不宜太大,上部最窄,中部最宽,下部处于二者之间;内紧外松。策略运用:计白当黑、借笔定位)
你怎么理解上下一致?(上下倾斜度基本一致。投影出示:楷书四大家不同的“安”字,体会欧楷险中求正的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强调重点。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先同桌互评,然后教师评价。
4)选两名学生展示并修正。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掌握书写技能,运用学到的策略,评价中渗透审美教育,落实核心素养点。】
4、学习女字旁字的写法“如”字。
1)动手拼一拼,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字形特点:)
观察分析:书写“如”字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
(撇点分两笔写成,点部的弧度很大,往下拉;提要粗一些,起支撑作用,字左长右短。;女字旁左伸右缩,避免与口冲突。策略运用:计白当黑、借笔定位)
如何写才能达到左右平衡?(撇点的收笔处是字的最低点,右侧口的收笔和左侧提的起笔基本在一条线上,起平衡两侧的作用。)
2)学生尝试书写,师生互评。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评,然后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五课学过“如”,虽字形略有偏差,但是难度小,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重点可以偏向规律的引导,和书法用语规范,落实核心素养点。】
5、书写展示
学生修正后,每组学生选一个进步大或者写的最好作品贴到黑板上来。
选两名学生的的作品到前面来,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时注意用语准确和规律的掌握。
四、回顾梳理,愿景期待
撇点是笔画的最后一课,到此我们已经学习了22个基本笔画,我们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夯实基础,完成基本笔画的学习。从本课以后,我们将要学习笔画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偏旁部首,甚至学以致用,在集字练习的学习中写出漂亮的书法作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内容,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落实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