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8.撇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8.撇 教案

资源简介

第8课《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撇的形态和基本特征,体悟实现形态特点的笔法要领,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方法与过程
通过撇的书写方法及例字(左、在)的书写练习,掌握撇的写法与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撇的形态特点和笔法要领,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及浓郁的书法文化。
教学难点
把撇写漂亮,写好带有撇的例字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一猜
“长头发,飘起来”
——打一笔画(撇)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瞧,这一根根、一丝丝的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呈现弯曲的弧线,特别像我们书法中的那个笔画?(撇)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撇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掌握要领,书写运用。
1.比一比,掌握形态要点
(1)(出示课件图)大家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左边的撇和左边的象牙有哪些相似之处?
(2)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基本掌握了撇画的形态特点,老师把它们编成了几句口诀,我们来读一读:
长而舒展,中部略弯;
由细到粗,头圆尾尖。
2.想一想,掌握笔法要领。
(1)(出示课件“撇”)这样的撇画美吗?你们想写得和例字一样美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下面我们就从笔法的角度来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撇画写美?
[预设]
起笔部分:
生1:这个撇的起笔部分是圆圆的,所以要逆锋起笔。
师:是的,露锋起笔它就是尖的。
生2:逆锋起笔时,用笔要轻。
师:过重会导致起笔太粗,有碍整个字的协调。
师:不过要注意,这里的逆锋是向右上行笔的,下行前要翻转笔锋,调整好运笔方向。请大家看课件。(课件演示逆锋起笔的运笔过程。)
行笔部分:
生1:行笔时要边按边提,由重到轻。
师:这样才能写出由粗到细的形态特点。
生2:行笔过程中要略带弧度,向左下行笔。
师:这样才能表现出撇画柔韧有力的效果。
师:最重要的是楷书行笔过程要用中锋行笔。
收笔部分:
生1:撇脚处是最细的,所以要出锋。]
师:粗的地方要顿笔,细的笔画要提笔。
生2:在收笔的过程中,要边写边行边提,在末尾形成一个尖。
(2)刚才我们分别研究了撇画的起笔、行笔、起笔的书写要领,但在整个捺画的书写过程中还要将这三个部分连贯起来,一气呵成,这样才会流畅美观。老师把撇书写要领浓缩在这首儿歌里,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笔尖逆锋起, ,笔锋左下行;
行笔渐弯锋渐收 ,末端笔锋顺收起。
3.写一写,运用笔法要领
(1)老师运用上述要领,范写撇。师边范书,边讲要领。
(2)轻轻地拿出你们的笔和纸。不要着急书写,写字姿势也很重要,你们看,(课件出示书写坐姿图),像这位同学一样: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大家的姿势都很漂亮,长期这样练习会把字练漂亮,也会把人练精神。现在把撇写三遍。???????????????????????????????
(3)书写过程中老师提醒书写要领,指导两姿,播放音乐。
4.评一评,强化笔法要领
(1)请大家看看这个字,评评写得怎样?
[预设]
需要改进的:
生1:太细或太粗。
师:他有书写时要由重到轻,由粗到细,注意变化。
生2:生硬。
师:行笔时注意要写出弧度,这样才会遒劲有力。
生3:毛糙,生涩,不流畅,不圆润。
师:行笔过程中注意圆润、流畅,用中锋不能毛糙。
值得肯定的(围绕要领评价)
(2)同学们会观察,更会思考,评得也很到位。不过,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让我们再次拿起笔写两遍,相信大家会写得更出色。
三、学写带有撇字
1.大家的撇画确实写得漂亮多了。其实,生活中带有撇画的汉字有很多,那今天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哪两个例字呢?
生:“左和在”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左和在的用笔和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师:“左”字外形上窄紧下宽伸,横画平行,上两横稍短,下横稍长,间距均匀。
“在”字外形上窄紧下宽伸,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下横最长,中横最短,左竖起笔于长撇中腰处。
3.讲述书写要求,学生根据书写要点临摹,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两姿,播放音乐。
四、作业展评
1.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先夸一夸,再说说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总结评价,以激励为主。
五、拓展延伸,对比欣赏
在不同书家的作品中“撇”画的形态不尽相同,这是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他的撇画自然古朴,极具变化;这是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他的撇画瘦直挺拔;这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的《三门记》,他的撇画宽博深稳、酣畅圆润。即使在同一个书家的作品中,撇根据需要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以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果。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撇,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写字不是简单的事,要细观察,勤练笔,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悟。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