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教育基础改革中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出现是想改变目前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分数、强调知识教学、忽略实践的现状。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出书本,引导学生留意、观察和参与周围的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搜索资料等课外延伸活动,鼓励学生生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校园的浪费现象,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对浪费说"不"!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2、认识粮食资源、水资源等。3、树立节约意识,对浪费说“不”! 教学内容: 1、校园中浪费现象大搜查; 填写调查问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现校园中的浪费现象。 难点: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习惯。 教学准备: 校园评分表、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画面导入:今天,我个大家玩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中,猜出这是哪处地方?(美丽的校园风景图) 师: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 生:美! 师: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却随处可见不文明的浪费现象,你看到了吗? (板书:寻找校园中的浪费现象) 一 浪费现象大搜查 课前布置学生成立四个小组,分别为:第一小组(调查组)、第二小组(采访组)、第三小组(摄影组)、第四小组(问卷组)。在校园内关注各种各样的浪费粮食现象。 二、分别请小组汇报实践活动的情况。 第一小组(调查组) 学生A说:垃圾桶里有很多丢掉的食物。 学生B说:纸张到处乱丢。 学生C说:垃圾桶里有很多没用完的本子。 学生D说:洗手龙头漏水。 …… 板书:粮食 水 学习用具 第三小组(摄影组) 展示从学校各处拍的浪费照片,并想一想,这些浪费的举动,你是否曾经有过?学生一边看,一边反思。 同学们,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校园中却出现了一种不文明行为——浪费。 活动二 认识粮食资源与水资源 认识粮食资源 A、放映中国贫困地区粮食资源的紧缺图片。非洲小孩和战乱国家孩子见到鸡蛋和牛奶的欣喜若狂。 B、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C、第二小组(采访组)的组长采访组内成员两名和组外成员两名。(学生意识到浪费粮食) 认识水资源 A、每一滴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都有什么样的经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自来水厂。(放映课件) B、动手画一画,画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懂得自来水也是要付出艰辛的。 C、通过观看课件,亲自动手画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同学们更加懂得自来水的生产之复杂,深化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D、学生计算,老师板书 同学们,据测定,水龙头的滴流一个小时就能集到3.6千克水。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到17千克水。 一个水龙头的滴流: 一天就能集到( 86.4 )千克水(173瓶矿泉水,每人每天三瓶矿泉水); 一个星期能集到( )千克水; 一个月能集到( )千克水; 一年能集到( )千克水。 一个水龙头的连续成线的小水流: 一天就能集到( )千克水; 一个星期能集到( )千克水; 一个月能集到( )千克水; 一年能集到(148920 )千克水(每天都洗澡连续洗两年)。 看到这样的数据,你还能任由自己的校园里存在这样的漏水现象吗? “希望工程”中的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用他们的铅笔长度来对比我们的铅笔长度;用他们的破旧钢笔我们样式多样的钢笔进行对比;用他们上课时的学习用品与我们所拥有的学习用品对比;用他们写满字的又脏又皱的纸张与我们一本一本新本子上撕下的洁白纸张对比。 在四中对比中,体会我们的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活动三:第四小组(问卷组),出示调查表,快给自己的学校评评星吧。 1、我们学校使用的都是节水用具。 ★★★★★ 2、我们学校没有漏水的水龙头。 ★★★★★ 3、没有发现不关水龙头的现象。 ★★★★★ 4、大部分水都进行了第二次利用。 ★★★★★ 5、同学们都有较强的节水意识。 ★★★★★ 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好处。对节约用水的好处,由同学们自己列举,讨论,老师进行总结并讲评。 活动四:为创建节约校园 出谋划策 过渡:身为学校的小主人,我们可以对浪费现象坐视不理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脑筋帮助学校里的小朋友树立节约意识,也为学校解决困扰吧! 生:可以画广告画 可以制作标语 可以做手抄报、板报张贴 浪费现象的检查制度,赏罚分明。 师:你们的想法真棒!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 活动五:课外拓展 化情为行 分小组设计节约方案(评选最佳节约资源小组)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的的确确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发挥了创新精神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每人对学校浪费现象进行了大搜查,从亲身体验中感到浪费现象是触目惊心,从而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制止浪费,让学生懂得了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构建节约型校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