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 6.1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 6.1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查 教案

资源简介

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查
【教学目标】
1.解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及对保护环境的影响。
2.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
4.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及对保护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题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主题的确定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孕育的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一次出游,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垃圾回收场,我们看到在垃圾填埋的土地上几乎寸草不长!一次性用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记得新疆综合实践活动课本中有这个课题内容,我抓住这个话题,在授课时提出了疑问:“要想成为健康的人,除了要注意讲究衣、食、住、行的科学和卫生外,重要的是环保问题、健康生活,为什么会出现一次性用品的危害?”学生知道的很少。我接着又说:“生活中有哪些一次性用品?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趁热打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拒绝一次性生活,改用健康环保的生活用品。我建议同学们对一次性用品利弊进行调查研究,寻找问题的原因。”最终在研究中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2)学会关注一次性生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3)尝试为减少“一次性用品对环境污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情感目标: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
3、能力目标:在实践的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社会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和对“一次性用品”进一步的探究。
三、课前活动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组成五个活动小组,并选出各小组的负责人。
第一小组: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的危害调查小组;
第二小组: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调查小组;
第三小组:一次性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便利,存在哪些不足?调查小组;
第四小组:一次性用品卫生状况调查小组;
第五小组:一次性用品对人体的危害调查小组。
2、师生共同讨论这次调查活动的方法
四、课前活动方法与过程
1、收集资料
制定计划,在五个活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多种角色,他们分别是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联络员、上网查询员、拍摄员等。他们或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个人为单位,分头行动。
学生们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没过多久,学生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紧扣主题的并不多。然而,我认真阅读这些资料后年,觉得资料太杂、太乱、太散,不利于集中研究某一个问题。怎么办?我建议把资料进行分类,围绕研究的课题进行删减和整理。经过整理,学生们手头上的材料信息逐渐集中,更有了条理。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大家掌握了收集信息的途径,知道了收集资料必须注意的事项,懂得了整理资料和如何解决困难的方法。
下面是个小组开展活动的花絮——
⑴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的危害调查小组:这个小组的学生到学校的微机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的危害。一次性消费品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严重,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一次性用品多为塑料制品,由于难以降解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调查小组:这个小组访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朋友或请他们帮助查找资料,知道了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塑料袋,外出购物尽量用布袋;外出旅游时,自备水壶装水喝,少用纸杯、纸盘、塑料保鲜膜等,减少塑料饮料瓶等产生的垃圾;将用过的信封,或贴上新标签在内部传递时重复使用,或翻面后再用;用毛巾代替纸巾;少使用木杆铅笔,选择自动铅笔,尽量用钢笔,少用一次性圆珠笔……全国1亿3千万少先队员会节约多少自然资源,减少多少垃圾啊!
⑶一次性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便利,存在哪些不足?调查小组:
这个小组到学校的阅览室查阅书籍、报刊杂志,查阅到:一次性用品外形美观、_è?????_,价钱便宜,又便于携带,而且防止交叉感染。但是,一次性用具还存在不足的方面:我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这种速度,我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看不到所有的森林,多么可怕呀!
⑷一次性用品卫生状况调查小组:一开始,这个小组认为自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然而,当他们来到卫生局准备采访工作人员时,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工作人员不予理睬。被拒绝的学生的情绪顿时一落千丈,都在互相埋怨、指责。我提醒同学们方法很多,他们通过上网查询到了相关资料,最后顺利完成了查询任务。
⑸一次性用品对人体的危害调查小组:这个小组的学生找家里人帮忙,在网上、报纸杂志上查阅到内容。他们了解到一是一次性用品会损害呼吸功能、损害消化功能、病菌感染等。真正健康的生活用具是玻璃杯、搪瓷杯和本色陶瓷杯。
2、信息整合
五、本节课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分钟)
(课件)展示手工作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这几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引出课题《一次性用品》
<三>调查成果汇报、拓展学生思路(二十五分钟)
⑴师:你了解一次性用品吗?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也是有学问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肯定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会有一些体验和感受,今天,就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吧!
生:小组讨论交流。(各位小组长展示他们的研究小专题,并汇报小专题生成的原因)
师:很高兴,你们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着手研究,说明你们有敏锐的观察力。老师和同学都急切地想知道你们的研究成果。下面由各小组汇报交流,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记下来,等汇报完了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哪个小组先来?
生:汇报研究的小专题。
⑵师:各小组已经汇报完毕,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有什么疑问,请说说!
生:提出疑问。(面对同学的发问,相应小组的同学给予很好的回答。)
⑶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些问题:
(出示课件)讨论:
◆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一次性用品”?
◆自己家里经常使用哪些“一次性用品”?
◆哪几类“一次性用品”在本地消耗较多?
<四>以一次性用品为原料,设计小制作。(十分钟)
师:出示教师用一次性用品制作的手工作品欣赏,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工艺品?
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生:卫生、安全等。
(课件出示)活动任务:1、小组对作品先进行设计,经过推敲后,画出设计草图。2、小组内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3、小组合作进行制作。4、各小组提交作品,获取评价与建议。
师:同学们,人人都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里,主动清除白色垃圾,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为我们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水体清洁、树木葱郁、花草遍地的大自然,拥有一个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从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开始,做一个新世纪的环保小主人。
<五>谈谈感想体会(四分钟)
教师的感受:
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明确,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体现。事实上,学生的信息渠道与来源往往比老师更多更广,老师应以赞赏的心态和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从中得到乐趣。同时,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参与者、引导者。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自主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变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具体的探究方法去调查,并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活动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平等。学生不断地提高了自身收集整理资料、动手实践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