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端午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探讨端午节的由来,不同地区的食俗习惯和风俗习惯,以及了解每年人们都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通过观看视频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在不同区域的习俗。 2、让学生认识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 学习热情比较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让学生大胆的实践,积极的参与,通过自己的查资料和调查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1.采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民间故事、传说等。 2.网络查询:了解祖国是怎样重视传承端午文化的。 3.查阅图书:不同的区域端午节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民俗。 4.网络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知我们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传统的节日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今天要一起来研究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上课之前大家已经收集了材料 咱们想过上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端午节吗?(想). 那好,我们就和大家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老师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全面的了解端午节,了解端午节丰富的民俗和文化。 二、出示课件,了解实践活动的目标 1.出示课件.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2008年开始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日.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什么时候吗? (农历五月初五)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看学生课前的资料整理情况 活动一: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 源于纪念屈原 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殉国.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源于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扔到钱塘江中,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活动二:端午节的食俗 学生各抒己见,知道不同的地方食俗各不相同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_???è??è??_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_è??è??_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_???è?????_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活动三: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是_??????è??_的主要习俗。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悬钟馗像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折叠点雄黄酒 师:2006年5月20日,端午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师:2005年11月24日,我国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先申报“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看到这则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 (1)在搜寻端午文化中,进行访问和网络搜索技能的学习与实践。 (2)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的情怀。 (3)感受浓浓的乡情和融融的亲情。 活动四:观看视频,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吃粽子的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习惯,希望同学们能正视它,积极参与,把我们的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活动五:通过闽南歌谣划龙舟,体验划龙舟的乐趣。 活动六: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有关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 作者: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获得了哪些知识呢? 板书设计 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食俗 端午节的习俗 包粽子唱闽南划龙舟童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