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选择 教学目标:1、学生面对选科难题,领会处理选择问题的基本原则; 2、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三要素:兴趣、特长、就业。 教学重点:领会做选择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根据个体差异,围绕三要素做好选科工作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心理测验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烧杯、沙子、石块 教学对象:高一 教学分析:高中阶段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学习,前一阶段在高一时期,第二阶段则为分科后的学习。高中的分科至关重要,关乎高三的填报志愿及今后的就业领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疏于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普遍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潜能,不能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同时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意向。本节课着重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首先通过活动体验,学会选择的基本原则,其次主要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找出解决文理分科的问题三要素:兴趣、特长、就业,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科目,为今后专业化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一)学生演示小实验“杯子、石块、沙子” 先往杯子里放几块较大的石头;然后,往杯子里放一些较小的石块;再放一些石子,最后放一些细沙。 提问:如果我们把顺序颠倒过来,有可能成功将所有东西都装进去吗? 教师引导大家一起讨论。 引申意义:当我们在做选择时,应该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因素考虑在先,其次考虑次要因素,最后是无关紧要的。 (二)案例分析(以文理选科案例为重点问题入手,展开讨论)。 高二就要分科了,我到底该怎么选呢?我的数学从初中起就一般,高中更是连听懂都有困难,考试要么刚及格,要么不及格。语文有基础,擅长写作,但是平时考试得分并不高。物理有些兴趣,学起来也轻松一点,但成绩也只是中等。因为喜欢阅读,所以,地理和历史都喜欢,成绩也还可以。 教师引导:选文理科要注意哪些事项?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高一暑假前将完成选科?你将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可能提供的答案:兴趣爱好、分数、社会需求…… 教师小结:兴趣、特长、就业 活动二:为什么会这样? 情景一:当初为了分数选择了文科,高考的分数是理想的,最后的结果却是悲催的,我喜欢的专业居然只要理科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秉性和思维模式的体现。语文、英语、政治、历史是文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理科,地理则是综合性的。 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高二、高三学习变得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让你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你兴趣所在,所以你的学习是为你自己学习,而不是因为是父母让你读这个科目而显得压力重重。仔细比较一下,你上哪些课,做哪些作业更积极,效率更高。 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这样一般选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相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一般选理科。 职业兴趣小测试 下面列举了一些十分具体的活动。如果你喜欢参加,就在题号前打“√”,如果不喜欢就在题号前打“X”。注意,这些活动主要是想帮助你确定职业兴趣,而不是让你选择工作,你喜欢某种活动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从事这种活动,所以根据你的兴趣直接判断即可。 你喜欢下列事情吗? R型 S型 I型 1.装配修理电器 1.给朋友写信、发E-mail 1.阅读科技书刊 2.修理自行车 2.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活动 2.在实验室工作 3.修理机器或机械零件 3.加入某个社团组织 3.研究某个科研项目 4.做木工活 4.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制作飞机、汽车模型 5.驾驶汽车或卡车 5.照看小孩 5.做化学实验 6.开机床 6.参加演出或联欢晚会 6.阅读专业性论文 7.开摩托车 7.跳交谊舞 7.解一道数学或棋艺难题 8.上金属工艺课 8.参加讨论会或辩论会 8.上物理课 9.上机械制图课 9.观看运动会和体育比赛 9.上数学课 10.上木工课 10.寻亲访友 10.上化学课 11.上电气自动化技术课 11.阅读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书刊 11.上生物课 E型 A型 C型 1.对他人做劝说工作 1.素描、制图或绘图 1.保持桌子和房间整洁 2.买东西讨价还价 2.表演戏剧、小品或相声节目 2.抄写文章或信件 3.讨论政治问题 3.设计家具或房屋 3.开发票、写收据或打回条 4.从事个体和独立的经营活动 4.在舞台上演唱或跳舞 4.打算盘或用计算器计算 5.出席正式会议 5.演奏一种乐器 5.记流水账或备忘录 6.做演讲 6.阅读流行小说 6.上打字课或学速记法 7.在社会团体中做一名理事 7.听音乐会 7.上会计课 8.检查与评价别人的工作 8.从事摄影创作 8.上商业统计课 9.结实名流 9.阅读电影、电视剧本 9.将文件、报告、记录分类与归档 10.带领一群人去完成某项任务 10.读诗或写诗 10.为领导写公务信函与报告 11.参与政治活动 11.上书法美术课 11.检查个人收支情况 教师小结:这个测验都能有效的帮助你了解你的职业兴趣,每个人的职业兴趣很大程度上跟自己的心理特性有关,同时每个职业也对个体有不一样的心理特性要求。因此,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高中文理选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情景二:建筑是一个相当具有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可惜,我的分数不够。(实力、特长) 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现实情况,看看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文理水平差多少,你的潜力在哪儿?长于语言、写作还是运算、逻辑推理?在每次大考中你是凭什么取胜,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就要认真分析,整体把握。 教师小结:成绩是此次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非常有必要去查阅自己各科成绩,以及选修成绩的排名,并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哪科更具竞争力。了解语数外三科在文理科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是关键。 情景三:能够如愿地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真是一件好事,直到面对就业的时候。(就业) 无论选什么专业,都要考虑专业的出路,分清冷门和热门?冷门就业较难,而热门就业好,但是竞争激烈,失业率相反很高! 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重点大学(一类)的毕业生,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很好就业。文科有些专业甚至更有前途。普通大学里,理科比文科好就业,是很明显的。但如果你读文科只能考二本一以下的学校,那就宁愿选择理科了,学好一门技术性强的,以后更好找工作。就业放在升学之后,是因为上了大学后,一个人的发展还有很多变数,所以应该先考虑升学。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现在之所以理科招生多,又还好找工作些,是因为中国还处于“工业时代”,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进入了“商业时代”之后,则将更需要文科生了,包括周边的日本、韩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学习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教师小结:选择文理科的同时可以参考家庭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陈寅恪的故事),选择与家庭成员工作相关、相近的专业都有利于我们将来工作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文化,单位时间内取得较高的职业成就。 三、教师总结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的选择,高中阶段的选科,填报志愿是两次很重要的抉择,而我们学会做选择,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的意见都是参考意见,我们要结合三因素,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给予每个因素合理的权数,对于权数重的因素优先考虑,其次是权数较小的,最后才是无关紧要的因素。坚定自己的选择,一旦选定,我们就要勇敢地走下去,而不要左顾右盼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