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防患于未“燃” 教 学 目 标 (1 1、使学生充分认识火灾的严重危害性。 (2 2、了解火灾的种类和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 3、 3、帮助学生树立防火意识,对火灾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4、掌握控制火源、预防火灾的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控制火源、预防火灾的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防火意识,对火灾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教学方法 小组开展活动,合作交流,借助课件,视频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搜集有关火灾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课件来源 自制PPT课件,下载相关视频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引入主题“火”。 2、进一步了解火:组织学生对“火的两面性”进行辩论,结结合图片资料和文字数据进一步从理性上认识火灾的危害。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火的用处,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火的危害。之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告诉大家讨论结果,教师作为裁判,以答案内容的多少和优劣判定优胜者。 3、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 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燃”。 板书课题:8、防患于未“燃”。学生齐读一次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安全小问号 1、阅读书上 “安全小问号”这部分内容。观看火灾现场视频,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师:这些画面和数字真是让我们触目惊心啊!由此可见,火灾时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多发性灾害! (二)、了解火灾的种类。 那么,火灾时怎样发生的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火灾的种类。请同学们阅读“安全小博士”这部分内容。板书:火灾的种类 出示课件:六种常见的火灾。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三)、初步认识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 师:这些火灾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常见的火源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继续看书。 板书:常见的火源 课件出示:常见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明火。如炉灶火、火柴火、蜡烛火等。 二是高温物体。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汽车排气管、暖气管等。 三是电热能。如各种电热器具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火花、雷击放电产生的热等。 四是化学热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 (四)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师: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导出隐藏着危险的火源,接下来我们来看几起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板书:火灾的预防 1、出示课件:火灾事例及其原因。 2、看完后小组内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防止火灾。 3、全班交流。 4、课件出示: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1) 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2)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不能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6)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7)吸烟危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躲藏起来吸烟更危险。 (8)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9)晚上不要点燃蜡烛看书,以免人困不知不觉睡着后失火。 (五)制作消防警示卡 师: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消防安全,我们来动手制作一张消防警示卡吧! 学生动手制卡片,做完后在全班展示。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们一定了解到了火灾发生的原因,也认识到了火灾预防的重要性了吧!齐读下面这句话:火灾不留情,预防要先行。 板书:火灾不留情,预防要先行 (七)、课外作业。 1、继续完成消防安全警示卡。 2、和家长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看图片 讨论火的两面性 齐读课题 观看视频 读书 思考、交流 读书 思考、交流 看课件 讨论 动手制作消防警示卡片 展示作品 三、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消防安全警示卡。 2、和家长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四、板书设计 火灾的种类 8.防患于未“燃 常见的火源 火灾的预防 五、教学反思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