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你好,微电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你好,微电影 教案

资源简介

你好,微电影
教学目标:?
1、?了解微电影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微电影的兴趣。?
2、?利用全景平台自主探究和学习,丰富对微电影的认知,培养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
3、?策划自己拍摄微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及珍视自我、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利用全景平台探究微电影。?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全景平台《你好,微电影》课程。?
2、?学生自主观看平台里推荐的五部微电影:《青春就是不停的奔跑》、《不会忘记你》、《我要当文艺委员》、《脚步》、《Hey!我的足球梦》,看完后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到班级圈里,大家可进行相互评论和点赞。?
教学过程:?
一、?回顾比较,明确基本特征?
1、?导入:说到“微电影”,现在同学们应该没有那么陌生了吧。因为课前,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看了老师推荐的五部微电影,它们分别是:谈理想的《青春就是不停的奔跑》、怀念王二小的《不会忘记你》、感叹班干部难当的《我要当文艺委员》、讲要关爱残疾同学的《脚步》以及谈论理想和团结的《Hey!我的足球梦》。看完后,大家积极地在班级圈里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进行相互点赞和评论。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哪些同学的留言被评为了精品留言呢??
2、?师生一起打开课程目录,点击“欣赏微电影”里的“畅所欲言”,查看精品留言,并请三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留言。?
3、?小结:通过看同学们的留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发现了微电影的一些特点。比如:微电影的时间都比较短(板书:时间短),而且一般都包含有一个道理(板书:有意义);同时,它们的选材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板书:生活化)。可见,微电影也是很有学问的。?
4、?比较:下面,老师再请大家看两个视频,同学们判断一下,它们也是微电影吗?为什么??
(1)?播放两段六年级毕业生的毕业留言。?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微电影还要有情节(板书:有情节),有了情节才吸引人,而
且这个情节最好要有意思、特别一点。??
二、?自主探究,深入丰富认知?
1、?质疑:知道了微电影的基本特点,对于微电影,同学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1)?打开课程目录,点击“探究微电影”的任务1。?
(2)?输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享到班级和自己的小组里。?
(3)?输好后可看看别人提的问题,让自己的思路打得更开。?
(4)?老师在平台上查阅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板书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并针对同
学们提问的情况给小组或同学点赞。?
(5)?小结:同学们都很爱探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微电影的问题。请同学看板书,
大家提得比较多的问题有:(预设)“微电影是怎么产生的?微电影有哪些种类?微电影拍什么?怎么拍?怎么制作?微电影有哪些用途?”等。折些问题都提得特别好!?
2、?自学:平台上现在就有一组跟微电影有关的资料,总共有7份。请大家去自主学习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1)?学生点击平台上“探究微电影”的任务2,自主学习:微电影的定义、微电影的诞生背景、微电影的类型、微电影的制作流程、微电影的制作要点、微电影的制作——Movie?Maker影音制作入门、苹果手机与iPad——iMovie影音制作入门。?
(2)?现场采访两位同学:看了这组资料以后,关于微电影有什么想说的?有没有解决自己前面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怎么办?(上网查找、请教他人、查阅相关书籍等。)?
(3)?说明:平台学习只是一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灵活运用。?
3、?检测:通过学习,你对微电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吗??
(1)?点击平台“探究微电影”的任务3,看清题型,自己作答。(完成6道测
试题:微电影的定义判断、制作阶段选择、拍摄器材选择、碰到困难怎么解决、优秀的微电影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是否想亲自体验拍微电影。)?
(2)?老师利用平台的“查看统计”功能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按正确率分组,
了解学生的答题结果。?
(3)?交卷的学生可以在“历史”里查看自己的分数及答题详情、题目解析,看懂的可以再重做一遍。?
(4)?聚焦最后一题是否想亲自体验拍微电影(此题不计分),呈现统计柱状图。
(预设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想体验”)提问学生:看了统计的结果,你想说什么?老师肯定学生的挑战精神。??
三、?初步策划,准备实践体验?
1、?过渡: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我们就进入实战环节。?
2、?点开课程目录“挑战微电影”的任务1策划主题和情节。?
(1)?了解什么是主题?查看说明:“什么是主题呢?也就是你们的微电影想要
表达什么。如:《脚步》的主题是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Hey!我的足球梦》的主题是团结就能成功。梦想、青春、亲情、友情、励志、悬疑、公益、游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方面。”?
(2)?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第一、小组商量准备拍什么主题的微电影?准备构思怎样的情节?第二、组长负责将小组商量的结果发布到班级里,可以拍照上传,也可以直接输入。(补充说明:如果我们真的能拍出好的微电影,电脑老师说会为我们举办微电影展;此外,也会在其他年级开展拍摄微电影的活动,这在我们学校是没有过的事情,很了不起。)?
3、?小组活动,老师巡视:(1)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2)参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点评。(1)先完成的小组介绍自己组的设想。(2)其他小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点评,肯定好的方面,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想法。?
5、?课后任务:
(1)没有完成的小组继续讨论并发布结果,大家利用平台继续进行点评。
(2)各组根据别人的点评意见对主题和情节进行新的修改和调整。??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说“微电影”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遥远,但是因为利用了全景平台,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微电影的距离。在全景平台上,学生既可以观看到生动直观的微电影,也可以浏览到跟微电影有关的很多信息,尤其值得欣喜的是,学生在平台上可以跟其他同学进行积极、实时的互动,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评比,此外,平台上的测试题还可以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切实能促进学生的探究。不过,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上课的容量又比较多,因而有的环节显得不够扎实,如反馈学生测试的结果,只是停留在按正确率分组看看学生答题的情况,而并未结合具体的题目内容进行解读。虽说学生可以自己利用习题里的“题目解析”纠偏,但缺了老师的点拨该环节终究有点流于形式。不过,研究是没有终止的,在后续的运用中,我会在细节的地方再多下一点功夫,争取让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结合得更自然,更贴切,更有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