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颐和园小导游实践活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颐和园小导游实践活动 教案

资源简介

颐和园小导游实践活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次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点》、《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小学册)》等理论为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开发优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发展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主题活动的背景分析?
颐和园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
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选择颐和园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之一。?
颐和园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构思巧妙,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堪称罕见。?
2、选择颐和园作为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优势。?
???颐和园是我校众多周边资源中最具文化特色的皇家园林,同时颐和园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3、学校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我校组建的“红领巾小导游”志愿者活动为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思想。我们通用机房、图书室、阅览室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有专门的社会大课堂管理部门能够进行专业的教师培训,为综合实践师资提供保障。通过实践体验小导游志愿者服务,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意志,立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从而提高个人素养。??
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的阶段,采访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良好途径。??
对主题活动(研究课题)的描述?
?众所周知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邻人、社区、社会的福利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能够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孩子们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素质,在志愿服务中充实生活,在志愿服务中享受生命,在志愿服务中升华灵魂,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价值。??
1、丰富社会经验。?
红领巾志愿者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大多以校外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基地。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校园内的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他们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不断的积累社会经验。?
2、提高道德评价。??
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孩子们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学习知识技能。??
孩子们开展志愿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服务中巩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特别注重对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特长的培养,而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掌握实用技能,就成为孩子们从事志愿者实践活动的直接回报。?
?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初步了解与小导游相关的基础知识、背景材料。??
(?2?)掌握一些基本的导游技巧。??
(?3?)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口语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学生们亲自搜集资料,参与采访,评价交流,体验导游这种职业。??
(?2?)锻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实践性的导游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促进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3?)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重难点:
通过学生们亲自搜集资料,参与采访,评价交流,体验导游这种职业。
【实施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导游提纲,开拓学生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小组协作能力。??
通外出导游,加强学生们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古文化,传承文化精髓,保护传统文化。?
通过最后的总结、交流,锻炼学生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本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游活动前的准备阶段??
时间:?一周左右?
内容及方法指导:?通过播放录像等方式来进行情景设置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们了解导游员、了解导游。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导游提纲为外出活动做准备。由此引出了学生对不同问题的观察与探究,以调动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与潜力,这也为第二部分的核心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此阶段我还通过放录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录像中有职业导游员的导游经过,也有此项目中其它学生的活动情形。在观看实景录像更直观的了解了导游职业,还会悄悄地和自己进行对比,他们会觉得“原来导游也并不是那么难,”“其实我也是可以做的这么好。”这些都能进一步提起学生们的兴趣,为下一步制定活动方案做好了“方法”的准备。??
接下来带领学生们亲身走进颐和园,进行实地的考察与对比,在这个考察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手中的资料与实际联系起来,再一次进行有效的资料筛选,为自己进行活动的核心部分做准备。?
第二阶段:导游活动实践阶段,活动的核心部分??
时间:120分钟?(实录40分钟呈现)?
内容及方法指导:??
让学生们拿上自己的活动方案走出教室,走入社会进行真正的导游实践。带队老师随机录下活动片断,使学生进入活动情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当学生们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时,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像生活中的导游员一样,进行真正的导游活动,并有勇气与陌生人进行交流。?
当成功过后,他们的自信心会大大加强。这时我会指导他们做进一步深度体验。?
?1、引入:?
同学们,我们再一次来到风景秀美的颐和园进行实践活动,能用一句话说说现在你的心情吗??
学生:激动??期盼??高兴??快乐??喜悦等,因为我们将要为大家做志愿者服务。?
2、介绍自己的收获?
在课前大家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信息,同样,也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你对颐和园的了解。?
学生: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里的仁寿殿是当年慈禧和光绪皇帝在此接见大臣的地方。?
???
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体会,把你搜集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加以补充和修改。?
分组:颐和园内知春亭畔
?一组:颐和园???????侧重整体介绍?
二组:?知春亭?
三组:佛香阁???????侧重建筑结构
?四组:智慧海???????侧重爱国教育?
五组:十七孔桥????????侧重民间传说?
六祖:铜牛?侧重爱国教育??保护文物????
3、全班交流?
各组将资料总结、提炼,讲述颐和园里的趣事、名家诗篇、建筑风格等等。?
、各组推荐代表交流。?
(2)、示例:颐和园小导游?开头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颐和园参观游览,我是西苑小导游,姓×名×,大家叫我小×好啦。今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我会竭尽全力为各位创造一个愉快的旅程。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的是······。?
结束语:?
各位游客XXX景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感谢您的参观游览,期待您的再次光临,谢谢大家!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4、教师总结。?
今天的“我是小导游”这节课,大家不仅欣赏了北京的美丽风光,了解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还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北京的热情,而且提高了大家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三阶段:导游活动的评价、交流、总结阶段??
时间:一周左右?
内容及方法指导:??
活动结束后,首先要整理自己收集的信息,把采访经历记录下来。然后每个小组代表到前台来汇报本组的活动成果,使小组之间再次产生竞争的心理,由于外出活动的经历各不相同,学生们都会有很强的表达欲望。这时是整个活动最活跃的阶段,学生们都积极的举手,恨不得一口气把自己经历的酸甜苦辣都倒出来。同时把采访中的录像给同学们播放出来。大家一起谈论收获、指出不足。这时也是活动的一个小高潮,学生们在听取别人的“采访经验”时会产生共鸣??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收获,他们从中了解了导游职业,学生这样写到“通过我们的活动我了解到,导游不光是一份风光的职业,也是一份辛苦的职业。”在此活动中我变得对自己更有自信了,我们不但敢于和陌生人说话,并成功的介绍了颐和园,宣传了民族文化。?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能善于观察、与人交流和合作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做起,而小导游活动,正是锻炼学生这种能力的好途径。活动结束时,要激励学生把当好小导游的愿望带到学校生活中,在班队会、学校的宣传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向各类学生报纸投稿,这些能让学生们紧密地与其学习生活相关的群体联系在一起。?
效果评价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在活动中我们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
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感受?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想方设法去解决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总之,我们更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无论你采用怎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结果,这都不显得那么重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在活动中学生有了挑战的勇气,有了自信的神采,有了交往的快乐,有了表现的欲望,有了个性化的创造力,有了活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活动也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总评有本组组长综合自评、互评和师评,给予星级评定?
本次设计与以往或其他设计相比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开发的校园周边资源突显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西苑小学导游”的形式统领这些资源,包含:颐和园、圆明园、香山、海淀公园、玉渊潭公园和海淀公共安全馆等,这些实践活动,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西苑小导游志愿者而言,孩子们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同时,小导游实践活动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西苑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可以将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把服务他人与自我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锻炼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服务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