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教案

资源简介

“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4.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活动准备:?
1.收集资料:
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尊老敬老的资料及老人生活状况的资料?
2.调查访问:
调查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对重阳节的关注及了解程度。?
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2011年10月14日农历的九月十八,大家说重阳节是哪一天?对,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课件展示)。重阳节,又称敬老节,老人节。因而我们叫温馨重阳节.开学以来,我们就围绕着“温馨重阳节”这个主题,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和调查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根据个人兴趣,共分为六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故事组、重阳敬老调查组。(课件出示)各小组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成果展示,好吗??
主持人上场?
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为大家展示。大家欢迎!?
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一)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皇宫就成为节日了。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4、组员3介绍重阳节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等同学来为大家表演一下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恒景拜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
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主持人:他们的表演是否很生动啊,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和动人的神话故事。好,同学们,逢年过节我们都吃一些美食,那么,重阳节我们吃什么呢?有哪些美食呢?想不想知道?下面有请第二组为大家介绍,掌声欢迎!?
(二)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栗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吧,看屏幕。栗子糕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这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这样的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当地重阳糕(课件出示)。?
5、组员4: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九层重阳糕(幻灯片出示)的美丽传说。(时间关系这个可不介绍)?
传说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怎知,过了一会儿,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发现了,于是他动邪使了法术,让七位仙女永远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带着欢乐与好奇,在人间游啊,玩啊,等天黑下来,四处无人的时候,她们才觉得应该回天上去了,可是,她们怎样变化,也飞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惩罚她们。出于无耐,她们便偷偷地溜进了一户人家,到厨房寻食。正巧这户人家准备在第二天摆酒席办婚事,于是在厨房里准备了糕点。其中有一种糕点是七层的,每层颜色都不同,是为了渲染酒席气氛的,特别好看。当她们吃得正高兴之时,突然有人进来了,这七位仙女便各自钻进七层糕中的每一层,为了保护严密,她们又使仙术在头首又变了两层糕面,加起来共九层。??
到第二天酒席中,一位客人看见这种糕点很可爱,便询问主人叫什么。主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考虑到新婚大喜日子,便随口说出“玫瑰九层糕”。从此,玫瑰九层糕便在人间传开了。大家一定没想到,美丽的九层重阳糕还有如此动听的传说吧??
主持人: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发现有的同学要流口水了,看了这些美食,大家想不想尝一尝啊,小组长?***??怎么办啊?(有办法,我们给大家准备了糕点,就当作重阳糕,请大家品尝吧。)真有啊,好,美食组发给大家吧(同学们品尝糕点)。感谢美食组给我们带来了精美的食物。重阳节除了我们吃重阳糕这一风俗外,还干什么呢?下面有请第三组风俗组来为大家介绍,掌声有请。?
(三)重阳习俗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习俗组。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大家欢迎!?
2、组员1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课件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3、组员2介绍重阳习俗之二:品酒赏菊(课件出示)。?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4、组员3、4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三:插茱萸(课件出示)。?
大家好!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重阳节身插茱萸、饮菊花酒,其实和端午节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差不多。说茱萸可以辟邪,这也反映了古人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除了防虫,它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茱萸图片)?
因为据了解,茱萸分为两种: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都是中药,不过前者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可以驱虫。古人重阳节插的就是吴茱萸。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专家认为,大概是因为重阳节俗的重心发生潜移,重阳在早期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所以代表“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辟邪翁”――茱萸。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5、组员5介绍重阳习俗之四:放纸鹞(课件出示)。?
九月重阳放纸鹞?
大家好!听了我们组员的介绍,大家可以发现我国各地的重阳节习俗较为统一,主要是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但惠州还有较为重要的习俗: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纸鹞也就是现在的风筝。惠州民间歌谣中,有“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的句子;民间谚语中亦有“九月重阳放纸鹞”的说法。请大家记住惠州民间?“九月重阳放纸鹞”?的特有习俗吧!?
师:风俗组的介绍内容很丰富啊,但老师提个意见,?,形式是否单一了?不过也不错,确实让我们了解了重阳节都干什么,不过今天的重阳节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又称什么节?(老人节)对,大家想,还有什么活动?(敬老活动),对,敬老活动,当然,尊老敬老,不仅在重阳节,更在生活的每一天。?
主持人:重阳佳节,我们有吃的,有喝的,有看的,有玩的,多有意思啊!那么,古往今来,人们对于重阳节留下了哪些精美的诗篇呢?下面有请诗文组来给我们介绍。大家欢迎!?
(四)重阳诗文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大家好!我们是重阳诗文组的,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队员分工合作,出了手抄报,大家看,这是我们组制作的几张手抄报。我们还把经典的诗句做成幻灯片(课件出示)其中,我们最喜欢毛泽东的诗句,我们一起读一下吧。?
同学们这首诗听起来是不是琅琅上口啊,这些诗中最有名的,也是同学们都知道的一首诗,就是大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请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吧!?
?2、我们组其他的组员们也是费尽心思,准备了礼物,大家请看!(出示礼物)这些礼物可是我们诗文组专门送给在这次活动中评选出的“孝敬之星”所准备的。?
3、表彰“敬老之星”?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调查的资料,评选出了“敬老之星”,现表彰如下:(略学生名单)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请老师为他们颁发礼物。(播放颁奖曲)?
师:祝贺你们,希望你们一直保持这种美德,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向他们学习哦!老师顺便访问一下“敬老之星”:-----同学,被评为“敬老之星”你有什么感想?——??说得多好啊!来,掌声再一次送给他们。请回吧。?
老师再访问一下,***同学,你们组共收集了多少首重阳诗歌?(30多首)真不少啊,你们能背下来几首呢?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再背几首吧,好吗?大家对诗文有兴趣的话,课下与诗文组交流吧。掌声欢送诗文组。?
主持人:接下来,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故事啊?下面请敬老故事组上场。掌声欢迎!?
(五)重阳敬老组?
1、组员1介绍古代敬老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亲尝汤药)(幻灯片出示)。?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老人节”。其实,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是绵延不绝啊。首先请听我为大家介绍古代孝子的故事。?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曾收集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了《二十四孝》,现在它已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则故事,叫《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后来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日复一日,真是不简单啊!今天,我们学习刘恒的孝道,就是要学习他“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的耐心啊!?
2、组员2介绍名人敬老故事(鲁迅、孔繁森)。?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许多名人都是敬老的好榜样,接下来,请听名人敬老故事。?
鲁迅一生遵母命?
??鲁迅平常不多喝酒。他在小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酒后失态,并告诫他长大了不要多喝酒。鲁迅遵母令,一生从未喝醉过。?
鲁迅的母亲爱看小说。当母亲由家乡移居北京后,鲁迅在上海买了些畅销小说给母亲浏览消遣。在《鲁迅书简》一书中,收有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信,就有50封之多,可见其拳拳赤子之心。?
最后,我们愿天下的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主持人:感谢故事组同学,给我们带来动人的敬老故事。这都是人家的敬老故事,我们自己有没有敬老故事呢?谁介绍一下你的敬老故事???。好,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让我们向这些尊老敬老的人们学习吧。?
刚才,第五组同学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愿天下的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快乐!那么今天的老年人生活怎么样呢?下面有请第六组敬老调查组来告诉大家。掌声欢迎!?
(六)重阳敬老调查组?
1?组长:我们小组主要负责调查研究老人们的生活现状及他们的愿望。习惯上把60岁的人称为老年人。人老了,各种生理功能下降,记忆力逐步丧失,行动和反映能力迟缓,出现了心血管和老年性痴呆等方面的病。??
2.生:我们到街头或家中去采访过老人们,下面请观看我们的采访录像。?
3、通过采访和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城市中的老人多数有退休工资,生活状况还可以,但是农村中的老人少数人有退休工资,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收入,完全靠子女赡养。他们中80%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障。?
4.生:他们中有的儿女孝顺,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但有的却对他们不闻不问,视他们如负担。?
5.生:我们还在网上查到老人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他们中有80%以上的不愿呆在那里,因为享受不到亲情。也有少数的老人愿意去老人院,主要是想给家人减轻负担。?组长小结: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见到几个可怜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对这样的老人,应该同情关心,不应嫌弃、?
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生:总的说来,今天,老人大多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做子女的不能认为让老人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更应该关心他们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多回家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家常,不能回家的多通通电话,多听听他们的“唠叨”,他们最想听孩子们的声音,最想看孩子们的笑脸???
生:我们希望同学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后,能做好宣传工作,把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发扬光大!增强尊老敬老的意识。下面献上我们的一首诗朗诵:(播放背景音乐)???????(幻灯片出示)《敬老歌》?
人人都有悲和乐,?人人都有情和爱。?
人人都有老和少,?谁的青春他也不常在。?
你别笑他的腰背驼,?你别笑她的头发白。?
人人都会老,?人人都会衰。?
尊老敬老把老爱,?
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老人有所养,?老人有所爱。?
当儿孙的应该让老人笑口常开,?让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人人都会老,?人人都会衰。?尊老敬老把老爱,?
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老人有所养,?老人有所爱。?
当儿孙的应该让老人笑口常开,?让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尊老敬老把老爱,?咱中华的美德要一代传一代?
主持人:诗朗诵很感人,来我们再一次感谢第六小组的同学来自于现场的报道。可见老人的生活有的并不是很美满。这里,老师很欣赏刚才同学的话,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同学们,我们应思考,如何善待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呢??作为现在我们来说,应如何去做呢??同学们,你们从和老人的交流中读懂了什么呢?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孝敬老人的孩子。?
不同场合中:公交车上、路上……随着我们的一天天长大,父母就是我们的老人,在家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现在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报效社会,报效父母。?
三、活动总结:?
1师:全部汇报完了,同学们,你最欣赏哪个小组,为什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很成功,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老师认为各个小组各有千秋,都各有自己的精彩,都很棒!通过各小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美食,还知道了相关习俗等知识,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很多能力,更重要培养了我们尊老敬老意识。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请同学们以这次活动为起点,从关心照顾自己家庭中的老人做起,从为老人让座这样的小事做起,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吧!?
宣读本次活动的评价表格(幻灯片):《温馨重?阳节》?
活动评价表?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