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感恩父母 ??一、活动背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却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从来不会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生活的忙碌与劳累。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反思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所在,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多时候对孩子爱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空洞说教灌输,而显得内容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苍白乏力。为了积极实施“爱”的教育,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恩、感恩、报恩的下一代,激发孩子爱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了解爱的内涵,了解父母的辛苦,开展“父母之爱”实践系列活动,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在学生和父母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爱”的桥。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选题: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 活动实施小组:五年级?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实施过程? 活动的实施:? 第一课时:?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课前引入: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问卷调查,看大家对父母的了解有多少?? 1、“感恩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你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出在哪儿?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在所选项目之前打“V”。? 你每天与父母、家人交流的时间平均有多长?? (??)基本不交流????????(??)半小时左右? (??)1小时左右????????(??)2小时以上? 你与父母交流的话题一般是(可多选)? (??)自己的学习情况????(??)近期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自己的烦恼????????(??)家庭生活上的事情? (??)社会时事??????????(??)其他_______________? 父母的哪些行为最易引起你的反感? (??)因小事唠叨个没完????(??)经常拿你与别人比较? (??)不尊重你的个人隐私??(??)督促你学习? (??)事无巨细地帮你操办?? (??)其他______?你认为父母对你的爱体现在哪里?? (??)学习上对你的关心、帮助??(??)生活上对你的照顾? (??)遭受挫折时给予你的鼓励?(??)无条件满足你?(??)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其他_______? 你愿意采取以下哪种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经常帮父母做家务????(??)主动跟他们说说心里话? (??)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父母生日送上祝福? (??)顺从父母的意愿??????(??)其他_______? 我们的问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各抒己见,要求: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调查所得。? 3、记录交流的结果;? 第二部分:实践活动“感受亲情,学会沟通”? 1、分小组开展活动,通过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整理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 2、分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利用综合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结合父母的生肖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剪纸或折纸等。? 3、?每日一刻:规定学生每天在茶余饭后抽出一点时间和父母聊一聊,可以是当天学校中的趣闻趣事,也可以是学习中的烦恼或同学间的不快等等,以便父母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4、“感恩父母四个一”:从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天为父母倒一杯茶,每天为父母夹一筷菜,每天帮父母捶一捶背。”(附四个一活动记录表)? 第三部分:学生展示阶段“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1、“感恩诗文朗诵会”小组入情入境地吟咏《游子吟》、《感谢》等感恩诗文。? “爱心永恒歌咏会”小组载歌载舞地演绎《世上只有妈妈好》、《念亲恩》、《妈妈的吻》等感恩歌曲。?“感谢亲恩故事会”小组声情并茂地讲述“黄香温席”、“陈毅探母”等感恩故事。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2、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妈妈。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预决算开支等,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在真切体会之后,学生都能有感而发。? 3、开展“感恩父母——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的书信活动,让孩子把信寄给父母。鼓励家长回信,促使活动更加感人,更加精彩。优秀文章(包括家长回信)进行展览,并推荐发表。? 4、“爱的启示演讲赛”,就“如何认识亲子之爱、如何正确对待爱”等主题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说。? 5、“感恩,让爱在心地流淌”手抄报,自由获取资料,独立安排版面,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6、在“父亲节、母亲节”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c)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四、“当孝敬星,懂感恩情”? 在对前一阶段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感恩的心,感激的情”主题队会汇报演出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活动中评选出?“十佳孝敬星”,并在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对“十佳孝敬星”作专题宣传,号召全体学生向“十佳孝敬星”们学习。让感恩、孝敬之心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感恩,从小懂得孝敬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活动收获与体会? 1、?活动使队员滋长了热爱父母的情结。? 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第一次这样深入地,细致地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体会到了父母真真切切的爱,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热爱生活,珍惜父母所给他们的一切,也是他们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牢记父母之爱,父母之恩。古人云:鸦有反哺之孝;德。如在送给父母的感恩卡上学生的感言有:羊有跪乳之恩。孩子们深深懂得了孝敬父母,珍惜父母之爱是作为新时代少年应有的美好品质。? 妈妈,我今天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说全是您的功劳,要不是您,我就不会如此快乐。您知道吗?每当我失败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您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谢谢您!? ——冯潇璇同学? 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最爱的人,您如细雨绵绵洒落在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的我,又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让我茁壮快乐地成长。? ——武静远同学? 孝经世传自古今,父母情恩似海深。鸟兽尚知哺育恩,爹娘不敬敬何人。? ——柳紫怡同学? 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家长眼中的孩子又有多少改变呢?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脾气好多了,变得孝顺了、懂事了,比以前主动并坚持做家务,关心和体谅父母,会说谢谢;有些家长表示孩子比以前有爱心了,知道体贴父母、孝敬父母,知道要感谢身边对自己付出过的人,一点点事也算;有些家长感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对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能主动和父母谈心里话,孩子与自己更亲了;有些家长反映孩子以前不敢参加一些活动,现在能积极参加,能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和同学增进了友谊。许多家长认为,通过感恩辅导活动,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内心地说出感恩的话。? 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家庭关系也因之更融洽了,对于孩子们的感恩行动,家长是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乐在心里。一股爱的暖流在家庭成员之间流淌。活动使队员滋长了热爱父母的情结。? 2、活动使队员感受到了传统美德的魅力。?? 孩子们都说,感恩是个有魅力的词语。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对待他人的时候,发觉人们脸上的笑容特别真诚,周围的景致也特别美丽,自己的心里也特别舒畅。? ?开展了感恩系列活动以后,餐桌上,多了一双感恩的筷子;问候里,多了一句感恩的声音;清茶中,多了一份亲情的甜蜜;欢笑中,感恩的真情在涌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队员们触摸到了传统美德的内涵,感受到了传统美德的魅力所在。? 3、活动使队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搜集诗文、故事,整理信息,交流讲演,设计手抄报、黑板报,学做家务……一次次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队员在老师的引导下,始终是兴致勃勃的,当活动总结谈收获时,队员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父母,学会了感恩。有的说学会了如何上网查找、收集资料。有的说自己变得爱看书报了。有的说自己会做了许多家务……此外,队员们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