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网络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其危害性。? 2、学习收集、选择、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对网络世界的兴趣,同时懂得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正确应对网络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其危害性。。? 教学难点: 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对网络的危害有正确的判断。? 教学方法:电教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课件、带网络的计算机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从古到今,人们都在不断地更新、改进信息传递的方式。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多样化,速度更快,使得人与人的沟通也更便捷。古人的梦想“天涯若比邻”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信息的快速传递,尤其是网络平台的构建,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 二、了解网络地址或工具:? 看看老师出示的一些常用网络地址或工具,你都浏览或使用过哪些?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知识?(你还能说一说)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吗?你平时都用它做什么呢?刚才有几个网址可能是平时我们很少用,所以不太了解,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三、试一试:? 老师相信大家看见计算机这个“好朋友”就忍不住想动手操作,现在该你们出手啦!请大家根据书32页的域名符号,查一查它们表示什么呢?你们最常用的搜索工具是什么?嗯,和老师一样:有问题上百度。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内合作,每人查两个,相信大家很快就有结果。? 查完了吗?说一说吧。(指名汇报)(课件出示表格) ?四、调查汇报:? 上周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对校内同学的上网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大家做完了吗?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结果:? 咱们分析一下调查结果,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年级越高,上网时间越长,上网次数越多,相应的网龄也就越长。? 五、小资料:? 网络带给我们便利,但这个知识我们也要了解,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课件出示)。? 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中对个人或企业收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尺度与方式做出了明确解释与规定,还对“网络实名制”做出了最新明确解释: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六、小小辩论会:?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处,可凡事有利就有弊。下面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正方的观点是: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反方的观点是: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弊大于利。我们各请三位同学来代表正方和反方,发表一下你们的观点。? (学生展开一对一小辩论)刚才几位同学的辩论很精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他们所持的观点。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在我们以后的道路中为我们披荆斩棘,用不好了则会误伤我们自己。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沉迷于网络中。? 作业设计:和同学们一起,搜集家乡的风景信息输入到word文档,绘制一份电子小报。?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在互评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能把别人的好的,自己没有的知识变为已用。在本节课中,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让学生文明上网,学会辨别网络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不会迷失方向。但课堂中也有一个问题:小调查的环节,我们的哈萨克族孩子们把“网龄”理解成会上网时的年龄,针对这点我没有纠正,而是将错就错按照他们的理解完成了小调查的汇报。我想这个应该在后边提出来,告诉学生网龄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