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二 吹泡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二 吹泡泡 |教案

资源简介




【活动目标】
1.通过吹泡泡活动,使学生感知到泡泡持续时间长短、大小与泡泡水、吹具和吹泡泡的力度有关。
2.学生能够独立调配泡泡水,并吹出各样的泡泡,同时尝试改变泡泡水的颜色、形状和吹具,从而改变泡泡的大小、数量和色彩。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科学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快乐学习意识。
【活动重点】调制耐用的泡泡水。
【活动难点】能改变泡泡水的颜色和吹具,吹出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泡泡。
活动工具:肥皂、洗涤剂、洗衣粉、胶水、白糖、水、水盆、剪刀、铁丝、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教师变吹泡泡。
师:同学们,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你们熟悉的老朋友,瞧!(教师吹泡泡)你们喜欢它吧。
师:好的,孩子们别急。对于吹泡泡,你们一定不陌生吧!可是吹泡泡也有一些学问呢?今天你们愿意开展一次关于吹泡泡的探究活动的吗?
(教师指着板书:奇妙的泡泡)
2.提出吹泡泡的要求。
师:同学们,老师在吹泡泡前,可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如果是你,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指名回答。
师:是啊,吹泡泡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玩起来的时候,要有很多注意的地方呢。
(课件展示要求――吹泡泡前:调制好泡泡水、准备好吹具;吹泡泡中:不要抬头吹,以防泡泡水进入口中;也不能把泡泡往别人脸上吹;吹泡泡后:将泡泡水放好,不要弄洒;吹具放稳,不乱扔。注:准备好毛巾。特别强调:一点点尝试调制,调半杯即可,这样既节约、环保又卫生。)
3.师:明白要求了吗?接下来的活动你们能这样做吗?
(评价:看到你们饱满的热情,老师相信你们能够玩的好,学的好。)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活动用具,从学生熟悉的吹泡泡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此次活动中,明确吹泡泡主要准备:泡泡水、吹具。然后引领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思路,利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调制泡泡水并试吹。】
二、探究原因,验证猜测
(一)猜测因素
1.师:吹泡泡谁最拿手?谁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看一看谁吹出的泡泡又大持续的时间又长?
2.第一组比赛2名学生比赛:泡泡水和相同的吹具(教师准备好1杯泡泡水和2个吹具)
师:很明显
赢了。我想问问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说。
教师小结:看来吹泡泡也有技巧,吹得力度和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3.
第二组比赛2名学生比赛:水和泡泡水混合液体
师:本领不够大吗?你怎么吹不出来泡泡啊?大家奇怪吗?老师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师释疑:其实这里面都是纯净水。看来纯净水吹不出大的泡泡。
追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泡泡水里面可以放入哪些东西呢?
学生自由回答:肥皂、洗手液、洗发膏等。
师:大家很有经验嘛。
4.师:学习就在我们身边。刚才2位同学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如说一组用了同样的泡泡水和吹具,用不同的力度吹泡泡。还有一组是用相同的炊具,用不同的泡泡水。通过比较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就是简单的对比实验法。今天的学习当中可要多次运用这样的方法。
5.师:通过刚才咱们做的实验。想一想,能吹出又大持续时间又长的泡泡可能会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回答。
(师相应板书:力度的改变;泡泡水的调配;吹具的变化;……)
(二)验证猜测
【1】探秘泡泡水的调配。
活动一:初次调制泡泡水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来亲自调制一份泡泡水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泡泡水最合适呢?
学生自由答。
引导:为什么你觉得洗手液比洗衣粉效果好一些?
泡泡的大小、多少与应该放多少没有关系呢?
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去试一试,不是吗?
学生自由答。
师:你们准备怎么调制泡泡水呢?
学生自由答。
引导:小组内同桌可以分工,准备相同的几杯水,放入同样多的洗衣液或者洗手液,用吸管蘸上泡泡液,吹一吹看看哪个效果好。
3.交流: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通过我们做的实验,可以发现在水里面加入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都能吹出泡泡。
活动二:初次调制泡泡水
4.探究发现不同物质的对泡泡水的影响。
师:泡泡水中还能加入一些物品吗?吴老师从网络上搜集了在泡泡水中加入白糖、食盐、醋,也能让吹出的泡泡发生变化?你们猜一猜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你们能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吗?
在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制作之前请你们看一下大屏幕。
(课件出示要求:1、在第一次调制的几杯泡泡水中,分别放入白糖、食盐、醋或者同时放入两样物品。2、充分搅拌后,吹一吹看看现象和你猜测的是否一样?3、小组合理分工:调制员、清洁员、记录员、观察员等。
温馨提示:吹泡泡时,不要往别人的脸上吹。音乐声停止就结束。)
对比探究记录单(1)
添加不同的物品
添加白糖
添加食用盐
添加白醋
同时添加(
)和(

猜一猜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实际结果
我们探究发现

长:
记录员:
小组成员:
5.交流: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加入白糖会吹得更大,加入醋,会吹出更多的泡泡。
6.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从听听“泡泡”自己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视频)
师:从视频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因为水有张力作用,使用肥皂分子降低了水的张力大小,形成了肥皂膜。加入白糖后,增加了泡泡表面的张力,所以泡泡会更大,而加入醋,肥皂水表面张力变小,还可以吹出较小的泡泡。
6、追问:你还知道在泡泡水中加入哪些物品,也能让泡泡水又大又不容易破吗?
学生自由说。
师: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就知道在泡泡水中还可以加入胶水等可以有这样的效果。你们可以通过问科学老师,自己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
师:其实要想得到最好的结果,很多人做了很多次试验。也发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
老师给大家几个神秘配方你们再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师: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经过大家的动手实践,老师看到同学们吹的泡泡的确比开始的时候大了许多。面对自己的成功你们开心吗?
【2】吹具的变化因素的影响验证。
1.师:泡泡水我们调制成功了,我们还猜测可能与吹具有关,对吹泡泡的工具你会有哪些想法?
学生自由说。
预设:大的吹具会不会吹出来更大一些?不同形状的吹具吹出来的泡泡形状会不会不一样?
对比探究记录单(2)
不同形状的
泡泡棒
三角形
吸??





?
?
?



能吹出
泡泡吗?
?
?
?
?
?
可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
?
?
?
?
实际结果
?
?
?
?
?
我们探究发现
?

长:
记录员:
小组成员:
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
2.师:在做之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一些铝丝,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把铁丝对向别人,也不要戳自己的手。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4.反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通过刚才的制作,你有什么发现?
5.你能改进一下自己的吹具,让泡泡吹起来更多更大吗?(再铁丝上缠上毛线?)
5.小结:的确如此,工具发生了改变,泡泡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大家奇思妙想,改变了吹具,让我们的泡泡来个大变身。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玩泡泡呢!
三、创新活动。
1.师:泡泡好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见。瞧!
(课件出示:泡泡与生活的联系图)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轻松。
2.师:当然也有人把泡泡玩出了大师的级别!(播放课件)
比如大家看我们吹出的泡泡和这张照片上的泡泡有什么差距吗?怎样能更加绚丽呢?
(介绍:七彩泡泡形成原因:阳光的折射。加红或蓝钢笔水。)
3.师:奇妙吗?别以为这个很难,其实你们也能做到,同学们小组内合作几个有趣的泡泡好不好?
师:同学们真的极具想象力,一幅幅有趣的作品真是活灵活现。
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的阳光足够纯净,空气足够纯净,大自然会让我们看到更加神奇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我们的环境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猜测、实践验证这样的思维历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明确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泡泡的相关知识,还树立探究意识。同时,利用视频引导,启发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活动总结
1.师:孩子们,看见大家那灿烂的笑容,老师就知道大家一定玩得特别的开心,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在这次吹泡泡活动中,大家大胆猜测:大而且持续时间久的泡泡与泡泡水、吹具、力度有关,并亲自动手验证。你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断思考、不断交流、大胆创新,这都是探究意识。距离下课还有一分多的时间,老师给大家30秒钟,自由地吹泡泡,让色彩斑斓的泡泡飘满我们的课堂。(师抓拍精彩瞬间。)
五、板书设计
吹泡泡
力度
泡泡水
吹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