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 8.短撇、平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 8.短撇、平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级册课 四年级上册第8课
课 题 《短撇·生》 参考资料 《字源》和《说文解字》等
教 学 目 标(七要素)
任 务

标 基本 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书写生字并达到八分像例字。
高级 少数学生临写九分像例字,学生集字课堂作品“人生”。
三 维

标 技术 为学生提供米字格白底黑字的例字
强化“双姿”要求。
艺术 欣赏“生”的原拓字,及所在原帖页面的章法。
文化 学生了解生字的来源与字体演变;了解初唐四大家及他们的楷书生中短撇之美;了解生字的文化。

学 重点 了解“生”字的书写。
难点 掌握短撇的写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教案与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特色
实施者复批
情 境







3-8 1.PPT出示嫩苗的图案,引出生字象形字的写法。
字形像地面上长出了一株嫩苗。本义是“生长”。“长出”。《说文解字》中对生的解释是:生,长进。像草木从土上生出。其他的意义如“生育、生命、生活”等都是由此本义引申而来。
2.生字的五种字体展示


了解生字字源。
欣赏生字的五种字体,学生能够对汉字艺术产生共鸣,感受到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 知







8-6
1.学生试写一个“生”字、
2.发现集中问题,了解本课重难点。(短撇)
(1)观察短撇笔画特征
基本笔画特征:短撇相对粗壮、短小、倾斜角度较大。笔画粗细特征:右上粗,左下细。向左弯曲,不要写直了。辅助信息:以米字格中的斜线做参照,可观察短撇的倾斜度。
(2)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尝试书写短撇
(3)短撇的写法示范与讲解。
笔尖斜切起,笔锋左下行,渐行渐提笔,收笔应略停。
撇的头部造型右上方为方形,转笔后的行笔要注意写出撇的上下两条边要保持相对的平直,收笔不要过快,以免收笔分叉。
学生掌握知识,通过自我发现问题、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
将重难点问题挑出来,反复通过示范-讲解-练习-发现新问题-讲解-练习-解决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对例字的了解,提升书写技能。
学 生







15
3.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掌握短撇的写法,整体书写第二个“生”字。
4.发现学生集中问题,再次分析例字,并示范讲解。
(预设问题3-4个)
解决问题策略:
(1)标记法。
(2)教师示范与讲解。
(3)小老师帮助(小组内写到较好的同学)。
(4)个别辅导。
5.学生第三次书写例字“生”(解决问题)
6.学生四次书写例字“生”(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辅助线分析法,五点定位法等,直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一遍遍思维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对“生”字的书写理解,提升书写技能。
拓 展







10-8 1.书签集字:人 生。(小字)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2.欣赏楷书“生”字之美。

3.了解“生”字文化。
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道》 1.孩子们正是处在幼学之年,美学教育中伴随着德育,教育孩子们他们现在正是该学习的好时候。
2.渗透书法知识:初唐四家。
3.通过“生”字的衍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知识。
课 堂







3-5
1.总结本课情况,课后学生填写评价问卷,并回收。
2.平撇—重
预习下节课学习任务。
评价问卷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后直观的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所得,用于调整后续上课内容及完善本课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遍“生”; 解决重点后的“生”; 解决重难点后的“生”; 创作作品。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