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只拣野菜多处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只拣野菜多处行 教案

资源简介

只拣野菜多处行
活动背景:?
柳树抽芽,玉兰绽放,扬州的春天来了。春天里,扬州人有的游园踏青,有的泛舟品茗,有的赏花拂柳,有的“忙趁东风放纸鸢”,谁都不愿辜负这大好的春光。还有的人他们右手拿着小锹子,左手拎着袋子,在水边、山上、院子里忙着挖野菜。从二月的荠菜,挖到三月的蒲公英,采到四月的艾草,摘到五月的槐花;从院子里的香椿,挖到捺山的野蒜,采到瓜州的芦芽,摘到凤凰桥的槐花。他们把春天的野菜带回家,摆上饭桌,成了舌尖上的美味,留住了春天的味道。不禁让我想起冰心因在颐和园里赏春看到一群充满春气息的孩子们,改诗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如今,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们每年春游都以游园野餐为主,平时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便想改诗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野菜多处行”。便有了今天的主题,何不让孩子们一起来研究下春天的野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访问、调查、搜集、实践认识身边的野菜,包括种类、作用、做法等,提出进一步想研究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确立研究主题,撰写活动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形成报告。?
3、?通过研究野菜、采摘野菜、烹饪野菜的活动过程,培养孩子们搜集、分析的能力,锻炼了他们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通过研究野菜、采摘野菜、烹饪野菜的活动过程,培养孩子们搜集、分析的能力,锻炼了他们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3月初?
目标: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自主探究问题,提出想研究的小课题。?
内容:?
学生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野菜种类、作用、习性等。?
撰写下研究心得,初步构思想研究的问题。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
实践探究?时间:???3月份——4月初?
目标:走进大自然,参与生活,自主感受,体验生活,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
内容:?
学生自主确立本阶段活动目标。?
2、分组制定调查计划,设计方案。?
3.走进大自然,访问、查询、查阅、调查有关野菜内容。??
4、各活动小组定期合作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以班级为单位,各组交流收集的信息。??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时间:4月份?
目标:独立分析问题,发展实践操作能力。?
内容:?
制作植物标本,设计图集。?
分组调查野菜制作方法。????
制作野菜佳肴。?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前准备:?
认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野菜,了解他们的名称、外形、作用、习性等,走进大自然、走进菜场去看一看,认一认,向长辈询问,上网搜集资料,拍摄下观察照片,在日记上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初步构想自己想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第一阶段??活动指导课:?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柳树抽芽,玉兰绽放,扬州的春天已经来了。春天里,很多扬州人他们右手拿着小锹子,左手拎着袋子,在水边、山上、院子里忙着挖野菜。这个周末,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去大自然去菜场去院子里找野菜了,你们找到了吗?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所以我也学冰心奶奶,改诗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野菜多处行”,读题,引出主题。?
二、竞猜激趣,认识野菜?
先来玩个竞猜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各有一个答题板,推选一人写答案,看图猜野菜名字,写下答案,组内可以讨论,但小心别让别组听到你们的答案哦,答题时间到公布答案,答对者得一分,吸上吸铁石一枚。共十道题,吸铁石最多者得胜!有神秘小奖品。?
第一题?看图?写下答案?请亮题板?答案是香椿??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至今2000多年历史,可见人们食用野菜的历史久远。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胃痛、痢疾等。找到香椿的同学举手,在哪里找到的?多少钱一把??
第二题??答案是马兰头?是全国各地很普遍的一种野菜,清明前很多人家都有吃马兰头的习惯,因为它清热解毒,利湿消食。生的马兰头还有止血的作用呢。找到马兰头的同学举手,在哪里找到的?怎么做的??
第三题??答案是野荠菜??荠菜既是一种美味野菜,又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此外,湖北民间还有在农历三月初三,用荠菜花煮鸡蛋食用,以治疗头晕的习俗,据说极有疗效。?
第四题?答案是菊花脑??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找到菊花脑的举手,在哪里找到的??
第五题??答案是野蒜??主要生长于山坡湿地,田边草丛中。仪征捺山特别多,可以健脾开胃,助消化,强健筋骨。找到野蒜的举手,在哪里找到的??
统计公布下各组的得分情况。?????其
实野菜的种类真的很多,这里看到的还只是最常见的几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研究下野菜的种类,可以按时间分,比如二月荠菜香,三月秧草忙,四月艾草青,五月槐花香。还可以按地域分。?
二、辨认野菜,总结方法?
当我们走到地里去找野菜时,发现整个人会懵掉,因为满地绿草,很多野菜非常相似,那怎么辨认呢?我们来考一考大家,看谁是火眼金睛??
第一组?左边是枸杞头?右边是马兰头?
主要看分支,马兰头在根处只有一处分支,枸杞头则是一根茎上多处分支。?
第二组??左边是荠菜??右边是蒲公英?
主要看花,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而且一株蒲公英一般只有一枝花,而荠菜二月里没有花,三月开始开花就不可以食用了,花是白色或淡黄色小花。如果都没有花怎么辨别,挖出来看根,蒲公英的根是红色的。?
第三组??左边是菊花脑??右边是薄荷?
像这两种猛一看差不多,仔细看叶子的形状,薄荷的叶子是小锯齿,而菊花脑的叶子则是羽毛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闻,把篮子里的薄荷找出来,搓一搓,闻一闻,说说你闻到什么味道?对了清凉的薄荷味,我们常用的清凉油、牙膏里面都有薄荷的成分,西餐中也常出现薄荷,如同香料。?
第四组??左边是野蒜??右边是蒲菜?
颜色差不多,怎么分辨,首先地点不同,蒲菜一般在江边,水里,野蒜一般在山坡上。根部不同,野蒜根部有个球形部分,像个大蒜头,所以叫野蒜。?????当然辨别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带上工具篮子和小锹子去挖野菜,见得多了自然就认识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研究野菜的采摘,如何辨别野菜,有毒的和无毒的,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比如香椿,还有种臭椿不能吃,可以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闻。?
三、诗中野菜,揭秘作用?
????导入古诗《惠崇<春江晓景>》,背诵下。我们班的刘竞择和杜攀宸有幸在瓜州江边找到了800年前诗中提到的“蒌蒿”和“芦芽”,苏轼当时在题诗时为什么要把蒌蒿、芦芽和河豚写在一起呢?是因为蒌蒿、芦芽和河豚一起吃,既味道鲜美,又能解河豚的毒。?
大家看这幅图,其实在这幅图中就有一种野菜,你猜得出来吗??
其实是柳叶、柳芽,柳树全身都是宝,柳芽可以泡茶,减轻身体疼痛,可以拌饭可以做面食,还可以入药治病。?
大家没想到吧,也许有些野菜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不知道,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东西品种越来越多了,为什么还要回头来找野菜吃呢?也正是因为野菜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还可以制作成茶叶等。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下。?
四、视频激趣,研究做法?
很多草、花之所以称之为野菜,正是因为它可以吃。《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就介绍了我们扬州地区特有的一种美味野菜——蒲菜。?播放视频。?
刚才我们看到一个蒲菜就可以涨蛋,可以做馅儿,可以煲汤。其实野菜的做法还有很多,炝、炒、炸、蒸、煮等,我们班的达致远、孙钰涵在菜地里挖到了荠菜,荠菜是扬州人最爱的野菜,光做法就有十多种,可以做荠菜园子,包荠菜饺子,炸荠菜春卷,做成荠菜豆腐羹,和香干松子炝一炝又是一道美味的凉菜。??????
我们可以向自己家的长辈学习做一道野菜,可以把自己挖的野菜尝试做成多道美味,请好朋友来品尝,还可以研究下不同的地方同一种野菜的不同做法,还可以做一本野菜食谱。?
五、小组讨论,确立课题?
小野菜大学问,其实围绕野菜可以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大家可以在小组内
讨论讨论,写下你们决定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可以用“关于……的研究”“为什么……”“怎么样……”“如何……”等形式描述你的课题。???????
教师评价,修改,形成各小组的课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们确立了课题,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制定小组活动计划表,比如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内容、注意事项,成果展示的形式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求真,让我们走近大自然,只拣野菜多处行,莫要辜负好春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