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5.撇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5.撇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撇
教育目的:
通过学习练习写撇时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方法,初步掌握撇的书写方法,增强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撇画的基本笔画的形态变化级特征,学会分析撇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书写撇画时的起、行、收的运笔方法,掌握正确的出锋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毛笔、墨汁等书写用具,米字格书写纸。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生:撇)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语的高手。
2、小结: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毛笔楷书的另一基本笔画——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二、探究新知
1、字形探究
撇是向左下伸展的笔画,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看撇画的笔画形态像什么?(出示PPT撇的笔画)
(像弯刀、像兰花的叶子、像被风吹动的柳条……)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通过观察想象,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汉字笔画的形象美。
我会读帖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学好字,首先就是要学会观察,临摹别人的字,尤其是那些名家名师的字。老师从《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选了一个带有撇的字——“太”字,请大家一起来读读帖。
(出示黑体太字)
(1)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太”字,撇的形态,撇从哪里起笔?怎样起笔?从哪儿收笔,怎样收笔?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的观察,我们将太字放入田字格内来观察。
(出示田字格太字)
学生讨论回答:起笔的位置、怎样起笔、收笔位置、怎样收笔。(撇的写法与悬针竖类似。逆锋斜入纸,撇是顺锋斜入纸)
分析:撇的行笔过程(见PPT)
经过读贴和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得出,要写好撇这个笔画要做到以下三点:
A、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笔顺锋斜入纸,向右下按笔;
B、调整笔锋,转笔蓄势像左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
C、慢慢提笔出锋,笔尖送至撇尾,力至笔端,而不是甩出去。
三、讲解示范
(1)撇的写法
1、教师演示:撇的写法(在黑板上,沾清水示范)
请同学们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来练习撇的写法。首先,顺锋斜入纸,向右下按笔。调整笔锋,转笔蓄势向左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慢慢提笔出锋,笔尖送至撇尾。
2、观看视频:长撇的书写方法。
3、学生练习:撇的书写(2分钟)
4、师总结(投影书写讲解)
经过练习,同学们对于撇的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撇的起笔与竖画中的悬针竖较为相似,顺锋向右下按笔,调整笔锋,向左下行笔,渐行渐提,中间部分粗细较为均匀,末端较尖,出锋不宜过长。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至笔端,不可出现飞白或虚尖。
(2)笔画的变化
1、讲解
学会读贴,是习好字的关键,通过读贴,同学们掌握了撇的写法。下面,我们来看这三个带有撇画的字:太;石;尤。
问:这三个字都带有长撇,他们的书写方法是否一样呢?
生答:形态差别。差别在哪里?
总结:
“太”字中的撇属于竖弯撇,上段竖直,初看上去像在写竖,到位后,急转向左,中下段弧度较大、较弯;
“石”字中的撇画整体粗细均匀,笔画较“太”字中的撇画稍直;
“尤”字中撇画起笔较重,头尖,又称尖头撇。左下行的过程中逐渐提笔出锋,弧度居中;
由此可见,要真正掌握笔画的书写,是要将笔画带入字里,所有的笔画,都是随着结字的需要伸缩变化的。学会读贴,就要学会读同一笔画在不同字里的精微变化,抓住笔画形态变化的“美”。
上面我们观看了长撇的书写方法,下面再来看一下竖撇是如何书写的呢?——观看竖撇的书写视频。
2、描红练习(4分钟)
现在,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描红练习纸,进行三种撇的练习。(将课本放大打印练习?)
同学们在临摹时,需要仔细观察,一笔一划都不要脱离结字来理解。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的撇,角度和弧度的变化、差别。
四、书写实践
1、“太”的书写
掌握了笔画的书写,是我们习好字的第一步。下面,让我们将笔画带入字中,来书写练习,感受笔画书写的变化。
讲解:以太字为例子,在书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太”字在田字格中的分布。注意笔画的位置分布。太字,结构较正,所以,横画不宜过平,应左低右高写横。撇画为竖撇,位于中线的左侧,上段竖直,到位后,急转向左。捺自横和撇的交叉处伸出,向右下逐渐按笔,最后提笔出锋。点位于中线左侧。
好,下面我们来写一写太字。
在书写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笔画的书写,还要注意结构分布,要布白匀称。
欧阳询被誉为楷书的“结构大师”,他在结字时,一方面增加横画的左低右高效果,另一方面增加整个字的的欹侧程度,造成欧体字结构的险绝。
学生练习。(4分钟)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讲解。
观看“太”字的书写视频。学生再写。()
2、“石”的书写
观察字形结构。
横稍微倾斜,撇较直,口的位置几乎位于中线右侧。
观看石的视频写法。
学生练习。
3、“尤”的写法。
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A、按笔后调锋时,注意锋尖的转折调整;
B、行笔过程中注意中锋行笔——笔尖始终保持在笔画中间运行;
C、提笔出锋时,笔尖渐行渐提,一定要送到笔尾,不能甩出去。
指导学生在课本P20中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P64继续临摹练习。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寻找一下哪些字有撇,这些撇都有哪些特点?选择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字形的例字,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撇的三种不同写法,今天学习的都是长撇。事实上,因为汉子的书写的需要,撇还变成分成短撇,中撇和长撇之分。
在生活中发现撇,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评出“小小书法家。”
我们也再次感受到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想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正如苏轼所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大家在课后还要勤加练习。
板书设计:
5.撇
太 石 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