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守护生命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守护生命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1课时 守护生命
知识点一 爱护身体
1.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做】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      。关心       ,养成健康的     ,是一种对生命    的态度。?
(2)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      。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       。
?
(3)面对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      、        ,提高        ,掌握一些基本的        。?
2.右面漫画《拖后腿》告诉我们(  )
①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行为与后果皆可控 
③生命只属于自己,对自己负责 
④要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健康生活。“健康生活”要求我们
(  )
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②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③一味地追求物质攀比 
④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初中时期是我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初中生的行为属于能关注身体、爱护身体的是(  )
①小奇经常喝碳酸饮料、吃垃圾食品 
②小美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 
③小军经常利用课间做眼保健操的时间看书 
④小红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的不幸身亡,都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面对各种意外伤害,青少年应当(  )
A.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B.自觉远离各种类型的户外活动
C.参加文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D.随遇而安,坦然面对天灾人祸
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生活方式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2)你应该如何劝说漫画中的人爱护身体?
知识点二 养护精神
1.为什么要养护精神?【为什么】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     和     ,还要过     ,满足精神需求。?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     ,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       。?
2.如何养护精神?【怎样做】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    的支持,但不完全受      和     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    ,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         ,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     。?
3.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下列属于养护精神的是(  )
①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参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③去茶馆感受“大鼓书”“评书”等艺术形式 
④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得荣誉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广大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启示我们
(  )
①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②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③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④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某中学举办了“诵读经典,纪念屈原”的校园文化活动。这(  )
①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②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充盈精神生活 
③是因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里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④说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我们养护精神的是
(  )
①注重研学旅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②注重物质生活,享受惬意生活 
③追求真善美,做一个亲社会的人 
④关注精神世界,满足全部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材料一 在关于“生命的思考”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主持人记录了一位发言者的这样一段话:“身体健康是享受生命的基本条件;没有了生命,哪来的生命价值。所以我们要珍爱并延长生命。”
(1)请你谈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有的同学认为“守护生命,只要守护身体健康就够了”,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古诗文经典已经属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新修订的三年级和八年级语文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超过30%。有识之士强烈赞同这种做法,他们认为青少年学习的课本里,应该把古代经典留住;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
(3)从养护精神的角度说说“把古代经典留住”的必要性。
综合
1.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之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  )
A.精神发育不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制约
B.精神发育离不开物质支持
C.没有物质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活动
D.我们要注重身体精神双重养护
2.材料一 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好评如潮,节目中的歌曲不仅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各个音乐平台也高居榜首。
材料二 “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习近平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期间专门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学子们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1)为什么《经典咏流传》节目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我们应该怎样“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知识点一
1.自己的身体 身体的状况 生活方式 负责任
内在感受 自己的身体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防范能力 自救自护方法
2.B [解析]
长此以往,行为与后果并不可控,体质会越来越差,②错误;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③错误;①④是漫画告诉我们的。故选B。
3.B [解析]
“健康生活”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攀比,而要养护精神,③错误,排除;①②④是“健康生活”要求我们做的。故选B。
4.D
5.A [解析]
B说法错误,过于极端;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应该是积极面对,懂得自救。故选A。
6.(1)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
(2)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②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知识点二
1.生理需要 身体健康 精神生活 生命状态 我们的精神
2.物质 物质生活条件 外部环境 心灵
优秀的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3.D 
4.A [解析]
长征途中条件非常艰苦,这里没有涉及物质的支持,④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③是对我们的启示。故选A。
5.A [解析]
本题考查养护精神的重要性。①②③都正确并符合题意;④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A。
6.C [解析]
①③都有利于充实精神世界,符合题意;②注重物质生活不符合养护精神的要求;④“满足全部”表述绝对化,是错误的。故选C。
7.(1)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3)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学生的课本中保留古代经典,有助于青少年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青少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青少年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素养培优练】
1.D [解析]
本题考查守护生命。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材料中的养耳、养目、养心、养脑、养足、养骸等行为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既爱护身体,又养护精神,D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精神的发育和养护会受到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影响和外部环境制约;B观点错误,精神发育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C观点错误,排除。故选D。
2.(1)①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②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2)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