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新知导入
极端民族主义
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排他意识为特征,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同时,往往在处理事物时会通过偏激的方式来解决,为了达到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不惜切后果地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公众或政治领导集团进行威胁。
新知讲解
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需要警惕
材料: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思考:根据材料评价“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的结论
从各国间的矛盾、动机来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典型
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材料:“(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思考:从两则材料,你怎样看待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
民族主义情绪需警惕
新知讲解





战略地理位置、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地缘政治势力等因素的交织,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巴尔干点燃了的火药桶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火药桶指什么?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点燃了的火药桶
新知讲解
推波助澜的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引起塞尔维亚人极大愤怒。6月28日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一战是偶然发生的灾难,你的看法呢?
新知讲解
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先后有哪些国家参战?意大利加入了哪一方?说明了什么?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俄、英、法等国也很快参战。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各个战场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其中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西线
英、法、比联军对抗德军
东线
俄军对阵德、奥联军
奥军对抗俄军、塞尔维亚军、意军
南线
注:美国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西线
东线
南线
战争概况
新知讲解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阶段
时间
战线
战役
评价
第一阶段
1914年
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军战败,标志着其“速决战”破产
第二阶段
1915年
东线和西线
德奥取得胜利
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
西线
凡尔登战役
双方伤亡近100多万
索姆河战役
双方伤亡达130多万
日德兰海战
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年
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1918年
同盟国投降
战争概况
笔下的战争
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的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一位战地记者记录的凡尔登战役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日德兰大海战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最惨烈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初,德军决定进攻凡尔登,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
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了凡尔登战役,而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
1916年
德、法两国军队
时间
双方
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70多万,法军损失略多。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特点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一战中的中国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
9月初,日军完成在龙口地区登陆
10月初,日军占领胶济铁路全线
11月10日,占领青岛
中日山东问题由此形成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
以工代军,派遣约40万劳工赴欧洲战场
劳工承担运送军火、护送伤员、挖战壕等工作
为中国争得战胜国席位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1917年战局变化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美国为何参战?美国参战对战局有何影响?
抢夺战利品
  1914年美国人口9800万,国民收入是英国的13倍多。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国民收入总和与美国旗鼓相当。美国海军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德两国。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18年3月3日,列宁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退

《布列斯特条约》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福煦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2018年11月11日,法国巴黎,
凯旋门举行纪念活动,纪念一战停战百年。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材料一:
各主要参战国的参战目的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材料二:
1914—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新知讲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给人类带来灾难。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有30个国家,约1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在整个战争中,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场大屠杀。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战役
持续时间
伤亡人数
备注
凡尔登战役
1916.2-1916.12
70多万
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1916.7-1916.11
130多万
索姆河地狱
惨痛的一战(举例)
伤亡巨大,经济破败,欧洲衰退
新知讲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一战前的欧洲
一战后的欧洲
材料:1000年来的旧欧洲被击碎了,各国之间的平衡完全丧失了,三个帝国已经化为灰烬。德国在经济上已经崩溃,它的领土也被分割了一部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了法国,西里西亚和波森的一部分给予了波兰。俄罗斯不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布尔什维克的统治代替了沙皇的专制,奥匈帝国分裂成了许多碎片。土耳其也只剩下了一点原来有的领土。
——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
传统的平衡态势被打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
新知讲解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都在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从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以壮大起来。
中国的五四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中问世的新式武器有:坦克、飞机、毒气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工业文明成果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无数的伤亡,福兮祸兮?
德国使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对着英
法联军疯狂扫射。一天内,共计5.7万人倒在了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阵地前。
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
技术,1915年,坦克首次试验获得成功。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在比
利时对英法联军使用毒气。
④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
?
?
?
?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开始
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
积极支持
反对战争
阅读课本P5-P7,找出相应事件和不同阶段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导火线
转折点
开始
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结合视频,分析人们对战争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7.反思
主战场
4.一战经过
3.交战双方
2.起止时间
三个阶段
三条战线
6.一战影响
5.一战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当堂训练
D
C
1.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下表有关一战的统计数据说明,一战(

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15亿
3000多万
3300多亿美元
当堂训练
3.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被称为(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
C
4.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材料旨在强调(

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过程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学教目标】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性质和结果。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情绪的变化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进程。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性质
导火线
爆发标志
交战双方
转折点
加速结束原因
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位于

成为地区的“火药桶”。
3.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日——


日。
5.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


三个战场。
被称作“绞肉机”。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评价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四种势力参战性质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塞尔维亚参与战争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无法改变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
探究二:根据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二: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都在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从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以壮大起来。
材料四:一战中问世的新式武器有:坦克、飞机、毒气弹等。
三、练习巩固
1.
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下列哪一洲列强的矛盾日益尖锐(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2.
20世纪初,大国结盟让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按当时的形势推测,如果德国去进攻俄国,那么下列国家中有义务帮助俄国的是(

A.法国
B.美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
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4.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浩劫,但它并不能泯灭人类的良知。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对上述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一战进行反思的重要成果
②这些反思能够避免战争和世界动荡局势
③这些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④这是一战积极进步作用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能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
)
①德国不接受其它国家的宗教
②德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③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经济、政治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重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
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①欧洲的国际地位开始下降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③欧洲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④战争推动了国际联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其依据是(

A.世界各国均被卷入战争
B.
交战双方未能决出胜负
C.交战双方均遭受重大损失
D.最终战胜国未能获取利益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左表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怎样的发展状况?
(2)材料二中德国外长“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斗争?
(3)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探究二:根据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的性质
材料一: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二: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强盗的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7-1918.11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性质
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战争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标志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奥德意)vs三国协约(英法俄)
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加速结束原因
美国、中国、巴西参战
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
俄国退出
影响
给人类带来灾难,加速欧洲衰落,促进了民族觉醒,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
二、1.
前三种评价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英、法、俄、美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才参战的,所以没有所谓的“保护者”和“见义勇为者”,他们都是非正义的。后一种评价是正确的。虽然塞尔维亚参战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但从整体来说,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因而是非正义的
2.
①给人类带来灾难。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④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练习巩固
1.D
2.
A
3.C
4.B
5.B
6.D
7.
D
8.C
9.C
10.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列强展开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3)
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质: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近代科学的创始人
现代科学之父
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近代科学的创始人
现代科学之父
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