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5.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书法 5.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撇的写法(软笔) 授课时间 1
教学 目标 1.知晓“撇”的笔画形态,初步了解欧体楷书笔画的基本特点。?
2.借助教学指导,初步掌握“平撇\斜撇”和“千”、“在”二字的书写特点与规律。?
3.通过笔画教学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观察能力与审美情趣,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 重点 掌握“平撇\斜撇”和“千”、“在”的书写特点与规律。?
教学 难点 和“千”、“在”结字规律和书写。?
教学具 准备 课件、毛笔、元书纸、墨汁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意 图
图片故事导入,揭示教学主题 由熟悉的笔画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横和竖的写法,还有哪几种基本笔画你们知道吗?(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师:有一个字能够把这八种笔画含盖在一起,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永)
2.出示课件
师:永字八法,是_????????????_用笔法则。相传,_??????_大_?????????__?????????_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_????°?_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_è????????_,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3.操作课件介绍永字八法的不同称谓
4.笔画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字的质量,如同盖房子要有好的建筑材料,组装机器要有合格的机器零件一样,笔画写不好,字就不可能准确美观。正如书圣王羲之所说:“倘或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折一肱。”
5.师:我们这节课呢就来学习“撇的写法”,练习书写两个带有撇的字。
学生说基本笔画
学生了解用字八法,听王羲之的故事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特色及传承渊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激发学生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浓郁的人文气息。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活 动 意 图
学习笔画——撇 观察并说说撇的笔画形态(起笔见方,行笔略带弯由粗到细,收笔出锋)以斜撇为例,像什么,课件演示
.范写演示
3.出示儿歌:起笔斜落要外捻,行笔左下略带弯,
收笔出锋要提笔,力送末梢挺而坚。
4.学生执笔,双钩一个,写两个个。(强调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随机展示评价,再写三个
6.撇的用法
出示字帖,看看字中的撇形态都一样么(长短角度弯度不同)不同的字使用撇也有讲头
三、学写例字“千”、“在”
(一)例字“千”
1.观察 “千”字,给它治病。让学生操作课件换一换撇,说注意事项(撇占位)
2.教师范写一个学生观察,师再写一个学生书空。?
3.比较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执笔,双钩一个写一个。?
(2)随机展评,再写三个。?
(二)例字“在”
1.比较两个“在”字,说说哪个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在哪,学生操作课件,说说注意事项
2.范写一个学生观察,师再写一个学生书空。?
3.学生双钩一个练写一个,评价展示
4.?学生再练写
5.展示作业
学生观察想象
了解撇的形态
学生体会用笔,说说运笔过程
学生诵读熟儿歌牢记于心
学生用笔书空
学生描一个,写两个,对比样字,找出不足,再写一个
学生给病字治病
学生比较两个“在”字感受撇的弯度和角度
学生临写
评写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比较。观察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感受两者间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激起学生的书写兴趣,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欧楷竖弯钩的写法。
古语云:“百练不如一看”。为此,引导学生学会看字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对字的笔画、结构逐一分析,做到分析一笔,写一笔;写一笔,反思一笔;分析一字,写一字;写一字,总结一字并演示,每一笔都要到位。天长日久,学生既养成了认真读帖、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又能把字写规范。对于写字基础薄弱者,教师有必要手把手地教,让学生找到手感。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活 动 意 图
四、总结收获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练字前必须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形态和位置,书写时认真临摹,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所谓“心到”,即要平
心静气、一心一意,做到心中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把牢记在心里的写字的规则、小故事中的寓意,在写字的过程中通过一笔一画表现出来,并学会总结,不断提高。
板 书


撇的写法

斜落外捻

略带弯
提笔出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