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马》 教学目标: 通过折叠"小马",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在自主动手动脑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范样"小马"、折纸图谱、正方形纸若干张(多于学生人数)、小剪刀人手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折小马",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让大家来动脑筋自己来折。(出示范例小马)。 (二)学生按步骤自主探索折小马的方法。 1、观察图示,激发自主学习欲望。 师:你们知道这只小马是用什么方法折出来的吗? (出示示意图)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示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折小马一共需要几步? 学生:11步 师:呀,这么多步骤,你们能看懂吗? 师:对,我知道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爱动脑、手又巧的聪明孩子,只要我们仔细看、认真想每一步图示的意思,老师相信每位小朋友都能折出漂亮的小马来。 (评析: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必须肯定和相信他们,支持他们的这种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同时我又提出了看图示的要求。) 2、学生自主折纸,教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们可以拿一张纸,看看图示,试着折一折。 (评析:学生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再说大班学生已有了看图谱折纸的能力,还有很好折纸经验,? 每次折纸活动,当老师刚出示图谱时,学生便跃跃欲试,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再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全体学生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体交流,解决重难点。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折到了哪一步,碰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甲:我折到第四步不会了。 师:还有谁也是折到第四步不会了? 师:谁能帮助解决? 学生乙:我第四步试了几次,好像对了。 师:小朋友你们对照图示看一看,他折对了吗? 师:还有哪位小朋友也学会了折第四步?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讲一讲,折一折给大家看。 师:别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师生一起商量解决难题。 (评析: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教师应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在尝试中碰到问题,在积极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问题,这一切都蕴涵着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4、让学生再次折"小马",巩固所获经验。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碰到的困难,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边看图边折小马,看谁折得又快又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大家注意两条边一定要对齐……最后请小剪刀帮忙,剪出鬃毛。 教师在巡回观察时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学生,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学习折小马。 (评析: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地关注个别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乐趣。) (三)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 1、展示交流 师:现在请折好的小朋友把小马举起来。 师:大家做得棒极了!真是个小巧手。小马终于折成功了,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2、进一步激发学生看图示折纸的兴趣。 师:通过动手动脑,小朋友自己折出了"小马",真棒!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动物图示,你们能有信心也自己折一折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