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7.抵御诱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7.抵御诱惑 教案

资源简介

抵御诱惑,提高自控力
【参考教材】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中二年级全一册(2013年11月第1版),第七课:抵御诱惑
【设计意图】
高二学生处于高中的中间阶段,也是高中学习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自控力将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自控力将造成学习上无法专注,容易被干扰,从而遗漏掉许多学习内容,学业成绩不理想;而生活中可能也会出现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赖床、贪玩,错失学习的关键期,甚至早恋、吸烟,或养成其他不良习惯;而具备良好自控力的学生在学业及生活中都会有更好的表现。自控力的核心在于为了实现较为长远的目标而抵抗即时的诱惑,本节课意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控力,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借助自身思考和心理学知识来获得提升自控的方法,做到更好的自控,以利于学习和生活。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于自控力有更好的认识,并且能够思考并获得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提升自控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控力以及思考合适的方法来提升自控力。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上的思考和方法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
【课时建议】1课时,45分钟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小组讨论,教师讲授,书写练习
【教学准备】视频,自控力剖析表格(每人1份),A4纸(每组1张),音乐
【课程大纲】
环节 方法 内容 用时 目的
导入 视频播放 播放小孩吃棉花糖实验视频 5分钟 引入自控力主题
初步思考,课程过渡环节 小组讨论 分组自由讨论自控力差的人和自控力好的人在各方面的不同,再请小组代表发言 10分钟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自控力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并思考自控力本身的影响因素
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实际的课程主体部分 教师讲授 揭示自控力的核心,并讲解自控力的心理机制 5分钟 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自控力
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 在之前课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如何提升自控力,讨论及发言结束后,教师对方法进行小结和升华,讲解自控力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应对 18分钟 课堂的核心部分,由学生自己生发自控力提升方法,教师做进一步的强化
书写练习 按照表格内容剖析自己的自控力,涉及课堂中自控力的心理分析及提高计划 5分钟 将课堂理论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对自控力进行自我反思与计划
课堂小结 教师讲授 总结本次课堂内容,并强调课程目标,提出将课堂内容联系实际的希望 2分钟 再一次清晰课程目标和重点,升华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印象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播放小孩吃棉花糖实验视频(5分钟)
首先邀请同学们先观看小孩吃棉花糖的心理学实验视频,再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平日生活,请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起来发言,引入自控力话题。
视频内容:
20世纪60年代,_????????????????¤§???_心理学教授_????°?????·?±?????°?_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控制住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小组讨论】自控力好与自控力差的区别(10分钟)
1、自控力大讨论(初步认识自控力)
按照座位顺序分小组讨论,请各小组分别讨论四个问题(每小组对应一个问题),讨论后邀请同学发言。通过这个讨论过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及他人对自控力做一个初步的理解,问题如下。
(1)自控力好的人和自控力差的人的区别?
(2)自己自控力好的时候和自控力差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3)自控力的不同带来了什么结果?
(4)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自控力?
2、自控力的重要性(过渡内容)
在棉花糖实验的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越能良好自制的人在之后的人生中可能取得更好的成就。所以作为高中生提高自控力对于自己的未来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关键的品质。
拓展资料:
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Angela Duckworth自2005年开始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正确答案。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父母和学校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坚毅的品格,这将有助于他将来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三、【教师讲解】自控力的核心特征及心理过程(5分钟)
这一部分内容和前面的讨论部分其实连接紧密,可以对应着问题讲解。
1、自控力核心特征(讲解要清晰明了):
为了达成目标而抵抗诱惑。目标是指个体设置的首要目标,往往是长远而抽象的且相对关注长期收益(完成过程有点艰难的)。诱惑是指个体达成首要目标的阻碍,往往是即时而具体的且相对关注短期收益(轻松,有趣)。目标和诱惑的冲突产生了自控力问题。
拓展资料(原始头脑):
我们大脑里住着一只贪玩的猴子。远古时代物资匮乏、资源稀缺,祖先们不得不抓住一切机会寻找并摄入食物,存储脂肪。虽然现在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但原始的那部分并没有消亡,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即时满足”:吃饱了仍然会忍不住吃零食,学习时忍不住打开朋友圈……我们了解到它的存在,才能努力去克服。
2、自控力心理过程(讲解要清晰明了):
个体越能敏锐地觉察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越能更好自控。个体采取措施使得当前状态接近目标状态,包括激活目标和抑制诱惑两个方面,失败要么就是激活目标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抵制诱惑能力不足。其实自控就是觉察目标和诱惑冲突,并解决二者冲突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强调“敏锐觉察冲突,激活目标,抵制诱惑三个方面”,进一步了解心理过程才能为提出提高方法打下基础。
四、【小组讨论】提升自控力的方法(18分钟)
1、小组讨论自控力提升方法:
基于之前的讨论及解释,学生对于自控力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部分先由学生生成自控力提升的方法(结合实例提出自控提升的方法),各小组讨论,教师邀请同学发言,并将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是课堂的核心部分,之前的课堂是作为基础铺垫部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提出自控力提升的方法。
自控力的心理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小结(重点讲解):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然后联系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出以下的自控力心理影响因素内容及应对方法,这是对方法的进一步强化和升华。
(1)对自身自控力评价越高,越容易自控: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对自身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都比较低;而个体对自身自我控制能力评价越高,个体自我控制越容易成功。
达成目标的意愿越强烈,越容易自控:
动机水平指个体目标达成意愿的强烈程度,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提升自控力可以从内部寻找动力,也可以制造外部动力,比如设置奖励激励自己。
从小事锻炼“天生”的自控力:
特质自我控制能力指个体较为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它与个体的生理基础有关。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存在个体差异。它像肌肉一样可以得到锻炼,也就是说自控力其实可以锻炼,比如从小事开始,坚持每天叠被子、整理房间等。
越能敏锐觉察目标和诱惑的差距,越能自控:
冲突监控能力指个体觉察当前状态(诱惑)和目标状态(目标)之间差距的能力。增加诱惑和目标的连接强度,可以采用如果那么句式,比如“如果看到肥肉,那么就拿开”。
缩小目标和诱惑的差距,注重解决二者的冲突:
冲突解决能力是指个体采取措施使得当前状态(诱惑)接近目标状态(目标)的能力,比如减少环境中的干扰,仅仅将学习所用物品放在课桌上。
合理分配“有限的”自我控制能量,注重习惯培养:
与冲突解决能力密切相关的自我控制能量是指个体自我控制时依赖的心理资源。自我控制能量的特征是会损耗,也就是任何自控行为消耗的是共同的有限的自我控制能量,它可以训练提高,也可以休息恢复。增加自我控制能量并不容易,更需要合理分配这种能量。所以将目标养成习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或者将能量放在更为重要的方面,比如学习。
重点强调“养成习惯”的方法:
自控的最高境界是习惯,比如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么在执行的时候就更容易集中精力,少受干扰,消耗的自我控制能量也最少。在下面的书写练习中也会涉及坚持某些方法30天,使其成为习惯。
【书写练习】自控力的自我剖析
基于前面对于自控力的理解和自控力方法的讨论,请学生完成以下的自控力自我剖析表格,对自己最想要改善的一个自控力现状进行分析,课上先完成“现状、目标、诱惑、自我心理剖析、抵抗方法”五个部分,在课下坚持尝试提升方法1个月,并每天写下感受作为强化。
现状 目标 诱惑 自我心理剖析 抵抗方法 体验后感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第三十天: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对课程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和升华,加强学生印象,鼓励学生坚持体验和提升自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