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注意力训练心理辅导》 科目:心理健康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课时: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目前,高中生随着课业压力的加重,很多学生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现状,在平常的个体心理咨询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问题,带来了很多学习上的困惑和烦恼。在本节课上课之前,我便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注意力水平的问卷调查,发现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注意力很不集中,有3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注意力不太集中,还有4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一般,而只有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注意力水平非常集中。并且我还发现,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大多数存在在上课听讲时、上自习时,做作业时,还有的在考试中也会出现。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注意的特征、影响注意效率的多种原因及能够提高注意水平的几种方法。 2.培养学生从活动中体会、感悟和概括的能力,灵活运用适合的提高注意水平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察觉自己的注意水平,并且找到适合的提高注意水平的方法,不断尝试,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利用游戏引起注意。采用游戏的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并从中体会、感悟、归纳出知识和道理。 2.通过学生“体验-交流-讨论-总结”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3.多鼓励。学生受到鼓励后积极性更高,这样可以充分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验和掌握提升注意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游戏导入 热身小游戏“抓手指”。老师讲述故事《乌龟和乌鸦》,学生们听到“乌龟”或“乌鸦”便要抓住旁边人的手指,并且要努力逃脱另一侧别人的手掌。 2.探究游戏规则 提问:“同学们说一说,我们要完成这项游戏,我们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再次提问:“其中有一项能力是这些能力里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它先发挥作用,后面的这些能力才能起到作用,大家知道是哪项能力吗?” 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做游戏,然后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进而发现游戏中运用到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入到学习中来,由游戏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授新 1.注意的特点 (1)提问学生能否复述刚才的故事? (2)大家回顾故事情节,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完整的复述出故事情节。 (3)老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注意的几个特点。 教师板书:注意力(集中、专注、分配、广度、转移)。 ?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共同总结出注意的几个特点。 学生说:(1)没有能复述出故事,因为自己做游戏时太过关注听词,没有听到故事的整体情节,太过集中、专注。 (2)可能是自己没有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 ? 通过老师的归纳引导,让学生进行发言,从而发现注意的几个特点。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影响注意效率的因素。 (1)挑战小游戏:观察11+14+16+8+5+0+4+31 ?提问:先观察,回答问题: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加号?请问一共有多少个1? 探究: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准确回答出这个两个问题?是什么影响了你的答案不准确。 (2)双任务挑战:看视频,数出白队传球的个数,同时要发现视频中的神秘惊喜。 学生尝试回答后老师归纳总结: 板书:影响注意的多个因素(混淆、最初、干扰、双任务、分配) 学生进行游戏体验,之后分组进行讨论,再集体归纳; 影响注意效率的一些因素。 学生回答:1,因为最初的时候注意力转到下一个任务,出现失误。 2,因为任务中有干扰项,所以出现差错。 3,有两个任务,导致注意力分配上出现失误。 老师要使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验,自己归纳总结出知识点,这样他们才会注意力集中,通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取新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注意水平的方法 给学生呈现课前进行的“注意力水平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并举以案例说明目前注意力分散问题对同学们的影响。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提升注意力水平的方法。 教师总结并板书出这些方法。 教师讲解并让学生体验注意力“双诀”法、“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深度放松冥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多种方法。 体验练习“舒尔特”方格法、“深度放松冥想”法。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一些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适用的提升注意力水平的方法。 教师讲解一些专业的提升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四、回顾和总结 教师总结: 记住今天这节课的感受和思考,请短暂的回味一下,并带着这节课学会的方法离开,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多关注自己的注意状态,多去觉察,并作出一些正确的决定,我们去尝试,让我们都能拥有良好持久的注意力! 学生进行反思、回顾。 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注意力 集中 混淆 反思、调整 专注 最初 时间管理 分配 干扰 早睡、早起 广度 双任务 静心、放松身心 转移 反应时 对任务合理安排 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设计是以活动贯穿这堂课,让同学们通过小游戏的体验,自己从活动中体会、总结出知识和方法。能够体现心理课的特点和辅导意义。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还是能够初步察觉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并且有意识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可能活动开展的不够充分,没能更多的展开讲解提高注意水平的各种方法,只能初步体验一下,课后进行练习。课堂设计的层次性也有待提高,需要把每一部分设计的更加清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总结应更加到位,教师的语言也需要更加凝练,减少口头语等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