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玩转层层叠 活动对象:四年级 活动背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如何玩得安全,玩得有意义,玩出思考与探究,就需要我们教育者作智慧的引导。本节课旨在开发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孩子们在进行这项 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去思考与探究,通过手、眼、脑高度配合,摸索最佳的抽、搭、拼积木的方法,从而锻炼手眼协调,提升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层层叠,让学生感受力的承重、力的平衡等。 2、通过玩层层叠,学生摸索出抽积木和搭积木的最佳方法,并依据方法创意“积木建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发现、勇于创新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细心求证,踏实做事的态度。 活动重点: 通过玩层层叠,学生摸索出抽积木和搭积木的最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脑动手的能力。 活动难点: 学生依据方法自由创意出造型美观独特、结构坚实稳固的“积木建筑”。 活动准备:层层叠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小朋友搭积木的图片。师:上面的积木你们玩过哪几种? 2、像桌上这种大小、形状一致,颜色相同的积木玩过没?这种积木叫“层层叠”,请同学们每人拿几块玩一玩。 3、这种积木抽和搭都很容易倒,要想稳固需要窍门,出示图片。今天就让同学们好好玩玩层层叠,探索其中的奥秘。 出示课题“玩转层层叠” 二、活动一 看谁抽得多 1、 大屏幕出示:挑战无极限一,看谁抽得多。要求:小组内轮流抽积木,每人每次抽一块,积木层数不变。看看怎样抽能抽得最多。 2、每组1到2分钟时间讨论抽积木方案。 3、小试身手:每组尝试抽积木,听提示音停下。 5、请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好方法。 4、教师总结:抽积木讲究大胆又细心,抽的时候做到第一,承重线尽量垂直。第二,承重线四周要平衡。 5、要想建筑坚固,承重和平衡非常重要,一旦伤及承重,那问题就会非常严重。插入现实版“修整房屋致房屋倒塌的新闻”视频。 三、活动二 看谁搭得高 1、大屏幕出示:挑战无极限二,看谁搭得高。要求:每个小组的组员分成两队,积木平均分成两份。将积木还原按上次规则抽积木,每抽出一块积木搭在积木顶层。比一比哪一组搭的积木最高。 2、小组分积木并讨论搭积木方案。 3、正式比赛。 4、拍冠军小组作品全班分享。采访冠军小组分享思路。 5、教师总结:要想积木搭得又高又稳,还是要解决承重垂直和四周平衡的问题。现实中的建筑也是这样:出示世界上最高建筑,它们无一例外,承重非常直,直插云霄。 四、活动三 建筑师大比拼 1、大屏幕出示:小组合作自由创意,比比哪个小组搭出的建筑结构稳固,造型美观独特。 2、欣赏一系列造型特别的层层叠建筑,感受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小组一分钟时间讨论方案。 3、小组搭积木建筑。 4、上传每组的作品照片,学生评价哪组造型独特,哪组看起来稳固。 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三个活动到此结束。无论是抽,搭,还是拼,都需要我们认真细心地用好每一块积木,搭好每一层,才能最终收获成功。生活就如层层叠,我们只有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成功才会属于你! 活动反思: 层层叠是一种比较惊险刺激的积木游戏,连很多成年人都喜欢玩。《玩转层层叠》这个主题的设想是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既摸索出玩层层叠的方法,又能从中感知生活中的有关力的承重与平衡的现象。 从课堂效果来看,本节课有这样几个成功的地方。第一,活动主题选得好。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课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这次课的活动主题是“玩转层层叠”,学生首先就看到一个“玩”字,怎能不喜欢?所以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由始至终都能主动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收获快乐、探寻知识、提升能力。第二,活动时间安排充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至少有三十分钟,学生能在玩层层叠的时间里充分地去探寻让层层叠稳固的奥秘,符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第三,三个活动的设计有联系有层次。三个活动难度逐渐加大,在挑战难度的同时,学生对力的承重及平衡感受也越来越清楚深刻。第四,恰当地运用了现代信息化手段。课堂上通过手机QQ与电脑QQ相连的功能将学生作品及时上传到大屏幕,让所有学生都能快捷地分享到学习伙伴的作品,也方便了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上我总有些心急,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总结抽积木的方法时操之过急,没有耐心地等学生点出这个方法,而是自己过早地端了出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凸显不够。研究性学习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内容和所有过程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将尊重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地位和达到课前预设的知识能力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与学生交流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时间。另外,在点拨学生时,教师的课堂生成的机智也非常重要。 总之,综合实践课堂是实践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执教者准确把握课程的特点,课堂上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少说话,多观察学生,准确把握指导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