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 垃圾问题小思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 垃圾问题小思考

资源简介

《垃圾问题小思考》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分类、处理方法。
? 2、通过说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渗透法制教育:学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垃圾的危害、分类、处理方法及设计垃圾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学生对垃圾的分类进行调查。
2、学生对垃圾的危害、处理的方法进行整理,查找。
3、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同种类的垃圾卡片。
4、学生课后制作环保手工作品。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家乡风景图片,配乐,教师简单解说。
2、教师过渡语,引出身边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多媒体出示垃圾乱丢的图片。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 (二)了解垃圾的危害
1、与学生交流,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学生交流汇报。
引出:随意乱丢的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哪些危害?(相机板书)小组内的同学小声地说说。
学生汇报垃圾乱丢造成的危害,教师随机点评。
2、过渡语,采访地球上的居民,依次播放采访录音。
3、教师小结,学生交流乱丢垃圾的危害很严重。(相机板书:危害健康)
4、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国家出台的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三)垃圾的分类
1、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当你看到地上的这些垃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2、多媒体出示第二个活动图片:请同学们帮助一个小朋友扔垃圾。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前期调查结果,认识垃圾桶上不同的标志及简单的垃圾分类。教师适当的引导、点评。
4、师:教师小结,生活垃圾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相机板书:垃圾的——分类 分为四类)
5、学生分小组,教师将垃圾的图片分发给各小组,让小组成员商量垃圾该扔到哪个垃圾桶里。每小组派代表将垃圾扔到对的垃圾桶里。
6、教师检查,看看是否扔对了。教师纠错。再让学生动手扔进对的垃圾桶里。(学生动手改)
师小结。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
1、过渡:这个小朋友的垃圾是扔到了垃圾桶里,可这些被分类扔掉的垃圾要怎么处理呢? (“垃圾的处理”出示课件并板书。)请同学们和小组内的小伙伴们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有关处理垃圾的好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处理垃圾的好办法,好点子。)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3、师:垃圾就真的只能是垃圾吗?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废品,但是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就可以“变废为宝”,把废品变成有用的东西。(板书:变废为宝)多媒体展示环保手工作品。
4、教师展示手工作品实物。让学生猜猜,这些都是用什么废品做的呢?学生交流。
5、教师采访学生带来的废品及想法。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制作环保手工作品,下节课再带来学校,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
教师结束语,请学生将课堂上产生的垃圾处理好。
(六)板书设计
垃圾问题小思考
危害 危害健康
垃圾的 分类 分为四类?????
处理 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