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5课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知识归纳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____________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传承发展。
2.新时代要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____________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____________,继承__________,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__________,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__________,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__________,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__________,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__________。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根
1.种茶、饮茶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融合儒、道、佛诸派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   )
①自强不息 ②勤劳勇敢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从未中断过。这条历史的长河之所以延绵不绝,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C.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后,央视又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热荧屏,创下收视新高峰。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②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精诚团结、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盘继承 ④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核心知识点二 美德万年长
4.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   )
①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③因具有坚固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不会改变 ④已渐渐被人们遗忘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名言、诗句寓意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是(   )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宽宏大量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我国传统文化中,为官者崇尚“刚正不阿”,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对“刚正不阿”赋予更多的思想内涵: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说明(   )
①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②中华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做到身体力行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过关
1.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世界上现存的五千多种语言中,仅有汉字能做到这独一无二的美,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这表明中华文化(   )
①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 ④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涵养新家风,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能,需要继承家风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   )
①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②需要青少年身体力行 ③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④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重要原因就在于(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中华文化的灵活性 
④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时间维度上来讲,它不仅包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包含着对今天乃至未来民族文化发展的信念。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②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③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④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这表明(   )
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消失 ③中国正在融入世界 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该(   )
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②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③敢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④大力弘扬世界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核心素养要点:社会责任](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开展“模拟人大”实践活动,有同学提出下列方案。
关于设立“孝心车位”的方案(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养老、孝老问题凸显。由于车辆增多,小区停车车位日益紧张,常常面对“人找到了家,车却没处停”的困扰……建议每个小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孝心车位”,凡常来探望父母的子女,可到社区办理“孝心停车卡”,停车费给予优惠。
……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设立“孝心车位”的积极作用。(3分)
(2)说明中学生参与“模拟人大”活动的意义。(4分)
8.[核心素养要点:理性思维](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从小就对诗词有着特别的情结。他最近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大赛”并初露锋芒,取得市电视台举办的“中华诗词大会”的参赛权。但在他是否要参加比赛这一问题上,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了分歧,并各执一词,这让小华很为难。
爸爸:应该参加,你从小就对诗词有兴趣,参加比赛也是一次很好的成长和锻炼机会。不过,要处理好参加比赛与学习的关系……
妈妈:不能参加,还有半年就升学考试了,你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参加比赛会影响学习,何况不参加比赛照样能学好诗词……
(1)[我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5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2)[我的行动]请谈谈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6分)
答案
1.自身文化价值 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 国运兴衰 文化安全 民族精神
2.马克思主义 创新性发展 革命文化
3.(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爱国情怀 奋进品格 和乐风范 高尚情操 伦理规范 处世准则
核心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根
1-6 DDDCBA 1-6 CBCBDB
7.(1)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孝老的良好氛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分,答出三点即可)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有利于中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有利于中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分)
8.(1)支持爸爸的观点。(1分)理由是:①参加比赛可以深入了解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②可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④能够积淀自己的文化素养,滋养人文情怀。⑤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⑥能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⑦能够锻炼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4分,答出四点即可)
支持妈妈的观点。(1分)理由是: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行使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②保证充足的时间好好学习,可以使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财富,实现人生理想。③初中毕业升学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真对待。④学习是人生有价值的追求之一,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⑤要体谅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⑥可以在保证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学好古诗词。(4分,答出四点即可)
(2)①认真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②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③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珍爱我们的精神家园。④加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⑤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6分,答出四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