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知识归纳 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原则及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1)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族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__。 (3)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中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____________。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______________,承担相同的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__________,促进民族地区__________,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__________。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一 民族大家庭 1.近几年,陕西援疆以改善民生和争取民心为根本,重点抓好就业、教育、人才等工作,为新疆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我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矛盾 B.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C.我国开始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我国努力践行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3.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这个共识表明我国( ) ①各民族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休戚与共 ②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③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核心知识点二 家和万事兴 4.某社区是个典型的多民族混居社区。当地社区干部不仅协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还开展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搭建各族群众交流的平台;社区群众也互帮互助,汉族居民老张被赞为社区“110”,谁家要修灯具、疏通水管,一个电话他就上门;他家有困难时,各族群众也都大力相助。事实证明( ) ①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要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④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列做法与维护民族团结一致的是( )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④国家鼓励、引导人才向农村偏远地区、革命老区流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同心掬得满庭芳”,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青少年要( ) 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④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过关 1.近年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新疆积极帮扶边民(边境地区的老百姓)脱贫,同时组织他们守边固边。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入贯彻 ③推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逐步形成 ④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 ①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②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需要彻底消除民族差异 ④有利于各民族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促进伟大祖国繁荣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 ) ①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体现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启发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④要求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国务院印发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指出,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机关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这些做法( ) ①表明西藏自治区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②是通过国家立法权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③是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自治权的表现 ④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打开新疆的历史记忆,翻阅新疆的现实画卷,无不清晰地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可见________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互助 D.民族融合 6.新疆奎屯市是徐州市的对口援疆地区,与徐州同为“一带一路”重要城市。徐州与奎屯加强合作有利于( ) ①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④缩小两地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核心素养要点:社会责任](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的爸爸是一位援藏干部,小李在网上浏览到下列与西藏相关的信息。 信息一:全国人民与西藏人民心连心。新一轮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按照中央的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 (1)信息一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中的哪些原则?(2分) 信息二:自治区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降低两岁;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族的传统节日列为自治区的节假日。 (2)信息二反映出我国实行哪一项政治制度?根据信息二谈谈我们应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4分) 信息三:在“藏历新年”假期,小李的爸爸拜访了当地的藏族同胞家庭。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藏族同胞卓玛一家有说不完的话。 (左起依次为爸爸、爷爷、卓玛、妈妈) (3)联系所学知识和卓玛一家人的对话,分析他们的幸福生活源于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让少数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必要性。(6 分) 8.[核心素养要点:人文积淀](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远方的家——边疆行》栏目摄制组沿着中国大陆边境线行进,总行程22 800千米。以下是记者手记的摘抄。 手记一:边境线上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友好,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祖国的大家园。 手记二:边境民众生活状况取得巨大进步,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手记三:摄制组完成了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的拍摄。一路上,可爱的人、难忘的事,温暖我们继续前行…… (1)手记一表明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3 分) (2)请写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 分) 答案 1.(1)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2)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1)人口多少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社会地位 (2)平等的权利 法定义务 3.发展差距 共同繁荣 必由之路 核心知识点一 民族大家庭 1-6 DDABBB 1-6 ABDDAA 7.(1)全国人民与西藏人民心连心,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 (1分)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1分)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分)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1分) (3)爸爸:坚持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或全国人民的帮助等。爷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卓玛:坚持改革开放。妈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等。(4分)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让少数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2分) 8.(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3分)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