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新改变生活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创新改变生活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单元 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知识归纳
1.创新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____________;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__________;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________;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__________。
2.创新对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有什么作用?
(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________________。
(2)技术的创新促进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
(3)制度的创新促进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_______________因素。
3.创新有哪些现实意义和作用?
(1)_______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____________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
(3)________让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演练
核心知识点一 感受创新
1.某公司产品年销量再创新高,技术创新是基石。十年时间,该公司从手机行业的“新”品牌成长为“中国智造”的代表之一。这表明(   )
A.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B.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C.技术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D.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   )
①突破陈规、大胆探索的思想 ②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 ③否定过去、注重变革的勇气 ④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创客、“互联网+”、创新2.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成了我国领导人和媒体使用的高频词汇。我们如此重视创新,是因为创新(   )
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核心知识点二 创新引擎
4.小颖酷爱读书,喜欢小发明创造。她发现同学握笔姿势不正确,设计了“双耳握笔器”;发现妈妈的工作笔记本收纳不方便,设计了“三折收纳笔记本”……小颖的故事启示我们要(   )
①善于观察,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②努力学习,为发明创造积累知识 ③敢于想象,梦想一定能变为现实
④勇于实践,把奇思妙想变为发明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启示我们(   )
①要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②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的创造活力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伴随着科技进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大棚管家”的“升级版”,水肥一体化、电脑监控湿度温度、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大显身手,“智慧农业”离农民越来越近。这表明在我国(   )
①农业发展已不需要农民的劳动 ②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③信息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④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在不断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知识过关
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我国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又焕发了新活力,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神奇的变化说明了(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③网络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李然对如何处理厨余垃圾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研究试验。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利用生物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设计了一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装置,并获得学校“小小发明家”大赛一等奖。获奖后,李然感到很有成就感。关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②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曾经以“世界工厂”闻名的中国,正努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以“中国智造”的形象替代“中国制造”。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A.改进学习方式,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B.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C.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D.懂得创新精神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
4.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就是来自美国的“苹果”手机。“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认为“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启示我们(   )
①只要创新,企业就能走向成功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5.机器人灵巧地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手机云端随时了解养殖状况……在中国农村,人工智能助力了农业现代化。这说明(   )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只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仅局限于科技领域 ③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海同学讲述了智能语音高新技术的神奇:回到家,不用找钥匙,说一句“芝麻开门”,门上的装置就会自动识别主人的声音;看电视时,不再用遥控器按来按去,说出想看的频道节目,自动搜索就可以实现频道转换……这说明(   )
①科技改变生活 ②中国是科技强国 ③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④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核心素养要点:问题解决](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藏粮于技”又一春,中原大地景象新。在沈丘县的乡村,复合肥、生物肥搭配畜禽肥的“绿色低碳田”新配方悄然流行;在遂平县的麦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正在打药除草……一帧帧充满“科技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千里沃野的蓬勃生机。实践证明,在小麦产量增长因素中,新品种的贡献率超过30%;绿色有机农作物,虽价高,但销路好;精深加工技术越先进,农产品增值就越大。
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近年来,河南一系列“藏粮于技”的组合拳,助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当前河南省农业仍面临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高端农业研发机构不多等问题。这促使我们加快打造“藏粮于技”的升级版,谱写“三农”新篇章,走好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为打造“藏粮于技”的升级版提出合理化建议。(三个方面即可)(6分)
8.[核心素养要点:健全人格](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同学们要努力做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1)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这两个战略的基础是什么?(4分)
(2)为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4分)
答案
1.改进和完善 方方面面 积累 创造活动
2.(1)思想和方法 (2)生产力发展 社会财富 (3)公平正义 社会进步 (4)决定性
3.(1)创新 (2)创新 成就感 (3)创新 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核心知识点一 感受创新
1-6 BBCBAB 1-6 BAADCA
7.(1)科技是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应注重通过科技研发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提升粮食生产的效率;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就难以取得长足发展;等等。(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注重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技术革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营造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氛围;鼓励大学生回乡种地;等等。(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8.(1)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分)基础是教育。(2分)
(2)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