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上综合实践 1.地震防护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五上综合实践 1.地震防护 教案

资源简介

《地震防护》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模拟逃生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整合、情景体验、问题讨论,模拟演练等各种活动的训练,加强学生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
难点:初步掌握地震的自救自护方法与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准备: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展示人们幸福生活的和谐画面,感知生活的幸福与安宁。
2.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和谐生活画面产生对比,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图片,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
3.这次地震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吧!(魔术笔勾画学生死亡及失踪人数)
这些如花的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引导学生质疑,生成活动主题
1.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心中有疑问吗?引导学生质疑。(如: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哪些前兆?地震时我们如何自救?)
三、引导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
1.生成活动主题后,引导学生运用手中搜集的资料来解决提出的问题。
2.是啊,地震时我们如何自救,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自己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
1.分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把地震危害降到最低。
五、老师分享地震自救“四大法宝”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地震自救的四大法宝,猜猜是哪四大法宝?遮挡板逐一出示,说一条,板书一条,再让学生模拟示范如何避险)
六、请出邀请的嘉宾(甘肃省厚天救援队队员)
1.对同学们刚才躲避撤离的过程进行评价,对不太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
2.在厚天救援队队员的现场指导下,再次进行演练模拟演练
七、生成新的问题。
地震时如若不幸被压在废墟中怎样办?(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八、拓展延伸:今天在课堂上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关地震防护的知识,请同学们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做成地震防护宣传卡片,送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收益。
九、学生分享宣传卡。
十、教师小结。
板书:
地震防护
沉着 冷静
先躲 后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