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纸和笔的发展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纸和笔的发展》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纸和笔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能运用“加一加”的发明技法进行简单的创造。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纸和笔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能运用“加一加”的发明技法进行简单的创造,从而使学生体会创造的快乐。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科技,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借助纸和笔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学好科技的信心。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能运用“加一加”的发明技法进行简单的创造。 用 “加一加”发明技法找出发明课题,能运用“加一加”的发明技法进行简单的创造。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天天使用的纸和笔,你知道他们的发展演变过程吗? 你知道带橡皮擦的铅笔实在怎样发明的吗? 活动2【讲授】学习纸和笔的发展过程 1、纸的发展过程 (1)从四千多年前到一千多年前。 纸的发展经历了泥板(树叶、树皮)---骨(竹简、帛、蔡侯纸、麻纸)---宣纸。 (2)从四百多年前到现代社会。 纸的发展经历了用废纸造纸---工厂生产的纸---各种纸产品。 2、笔的发展过程 (1)从四千多年前到一千多年前。 笔的发展经历了树枝(骨棒、竹挺笔)---毛笔(苇杆笔、铅块)---羽毛笔。 (2)从四百多年前到现代社会。 笔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条(蘸水笔)---?---钢笔(铅笔)---自动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圆珠笔)---各种各样的笔。 3、带橡皮头铅笔的发明故事 100多年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画家,名叫李浦曼。他生活相当贫困,是个穷画家。他穷得连画纸、画布都买不起,手头的笔和画架,还有所用的画具又破又旧,不少东西还都是检别人扔掉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每天坚持画画,常常画着画着就忘了吃饭和睡觉。就是这样的一个穷画家,在一次作画时,一会儿找橡皮擦,一会儿又找铅笔,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于是灵机一动,发明了带橡皮擦的铅笔,并借钱申报了专利。后来,该专利卖出了55万美元的天价。 活动3【讲授】探究创新 1、谈话 “带橡皮头铅笔”是用“加一加”组合出来的,主体是铅笔,附加橡皮头,组合成带橡皮头铅笔后,性能和功能等有什么变化?在其它主体上附加物体或者物品,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物体?性能和功能等有什么变化? 2、同学们,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铅笔?把你的想法画在书上。 3、启发 木杆铅笔需要用掉许多木材,怎样做一支不是木杆的铅笔?看谁的方法巧妙。 4、小结 “加一加”的发明创新方法是从添加、增加、加高、加长、加宽、附加、组合等角度来思考,得到新的东西、方法和功能等。 在用“加一加”的创新方法时,可以思考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的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同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 活动4【活动】创新训练 四、创新训练 1、说一说,看一看: 牙膏+药物→药物牙膏 上衣+裙子→连衣裙 梯子+消防车→消防云梯 普通奶瓶+温度计→? …… 2、填一填: 根据下面的物品,你能组合出什么新物品吗? 主体物??????????附加物??????????新产品 笔?????????????????定位器??????????定位笔 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 ……???????????????……????????????…… 活动5【练习】悟一悟 你能用“加一加”的创新方法创新出几件新物品吗?原来的东西主要功能增加了什么、产生新的功能? 活动6【测试】交流改进 试验及检验你作品的性能,共同讨论改进。 活动7【作业】比一比 展示自己的作品,评出最佳创意方案,看谁的创新发明最新颖,最实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