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清明_感受传统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清明_感受传统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活动内容提纲:?
本次活动展示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活动主题的产生;
活动目标的设计;?
活动过程的实施;?
活动体会与反思。?
一、活动主题的产生?
“烟雨江南天乍晴,暖风迟日正清明”,?不知不觉中,清明又悄悄向我们走来。时逢我校进行了一次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活动。于是,我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确定活动主题后,我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参观、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广泛搜集关于清明的历史名人故事及革命烈士事迹,阅读、吟诵相关诗文,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视野。?
3、初步掌握制定活动计划、采访等基本方法。?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查阅,引导学生学习介之推等舍己为人、淡泊名利的精神;?
2、调查走访,了解为解放枝城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为烈士扫墓,培养尊重烈士的情感,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
3、了解插柳由来及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调查、参观、访问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思,增强集体观念,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4、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浏览或人物采访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促使学生掌握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
?活动重难点:
生通过调查、访问、参观、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三、活动过程的实施?
本次活动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实施活动计划?汇集整理资料?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活动表现?
(一)、成立活动小组??
针对活动主题,全体同学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问题。如:?
1、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清明节有什么节令特点?它是怎样来的,有什么传说故事没有??
2、清明节有什么习俗?祭扫仪式是怎样的?清明吊子及祭品的制作是怎样的??
3、沃地村有没有烈士陵园?他们是怎么牺牲的??
4、关于清明节的诗文名篇都有哪些??
5、???
根据以上问题,同学们归纳整理归类合并,按自己的兴趣组成了四个课题研究小组,形成了如下子课题:?
研究课题、小组一览表?
课题名称?????????????????????????
组长?
清明的节令特点及物候现象?自然揭秘??????张天柔?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探访???????????赵月秋?
探寻沃地烈士事迹???红色祭奠????????????梁栋宇?
清明诗文研究???????诗文欣赏???????????宋怡静??
(二)、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小组成立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方案。?
【展示部分方案】?
(三)、实施活动计划?
制定好活动方案后,各小组同学按照计划步骤,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下面分组介绍活动情况:?
1、清明的节令特点及物候现象?
自然揭秘小组的同学分工协作,有的上网下载资料,有的仔细观察物候现象,还有的向老师及父母请教,通过各种途径,大家收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同时学了不少地理生物学科知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通过本次活动,该组同学觉得自已获得了不少书本外的自然知识。??
2、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为什么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呢?为什么要插柳呢?几天来,文化探访小组被这样一个故事感动着: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介之推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晋文公即位后,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但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3、探寻沃地村烈士事迹?
红色祭奠小组的同学满怀对革命烈士的敬仰悼念之情,按照活动计划,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村委会采访调查,了解到了长眠于沃地村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并向他们进行了祭奠,献上了自己及同学们亲手制作的花篮。?
?4、清明诗文研究?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诗文欣赏小组的同学通过上网、上图书馆阅览摘抄搜集整理了不少优秀的悼念诗文,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亲人间骨肉分离的痛苦,懂得了应珍惜热爱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一个道理。?
活动过程补充说明:各小组在每次活动之前,都要进行简单的活动部署。诸如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活动中,还要如实记载活动的内容,如活动经过、访谈记录等等。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还要在一起进行简单的小结,分析本次活动的得失,及时总结,以便顺利开展下次活动。?
(四)、汇集整理资料?
?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获取了大量的资料。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筛选、处理搜集的信息,整理各种档案,汇编成手抄报,准备进行成果交流。?
、成果展示交流?这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高潮。?
(六)、评价活动表现?
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重在激励;?
四、实践活动体会与反思?
(一)我们的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及动手制作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熟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
(二)我的反思?
1、同学们调查、访问的实践能力还不高,部分学生活动表现不积极,教师不能及时督促改正。?
2、受条件限制,不能很好地录音摄像,生动反映学生活动的全部过程。?
我们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会逐步扩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也会不断变化,各种能力定会得到相应提高。那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定会出现广阔辉煌的前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