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有趣的竹蜻蜓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有趣的竹蜻蜓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有趣的竹蜻蜓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教学重难点
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学生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构。
  2、学生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学生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呢?
  (4)学生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1、将学生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学生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反思1、选材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学生的兴趣点"竹蜻蜓"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学生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巧妙利用了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高,使科学小实验轻松有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不同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合作探索,让学生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学生在获取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耐心倾听的能力。
 附:生活应用的相关资料直升飞机的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当直升飞机的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大于直升飞机的重量时直升飞机就起飞了。
  气垫船又称腾空船,船后面有两个升力风扇,当这两个升力风扇高速转动的时产生升力在传下形成一层空气垫,让船可以腾空行驶。
  潜水艇的螺旋桨转动推动水流,产生反作用力使潜艇前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