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哪个溶化得快》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质有被水溶化的特性。 2.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化的特性。 难点: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教学准备: 1.木头、塑料片、盐、砂糖、冰糖。 2.勺子、记录纸、笔、热水、凉水、抹布7块、烧杯14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块木头,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学生思考:木头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基础部分: 实验一:谁不见了。 1.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1)老师:这些材料宝宝要和水来作游戏,我们先用木头、塑料片、盐、砂糖做实验,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学生猜想并记录。 (3)展示学生记录,学生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老师: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看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烧杯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让学生各取上述材料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并搅拌。 (3)引导学生观察:谁不见了。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溶进水中变样了,这种现象叫溶化现象。 老师:小朋友,溶化还有好多秘密噢!你们想不想去发现它们呢? 实验二: 1.让学生取少许砂糖放入两个烧杯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学生观察,哪个烧杯里的糖溶化得快。 2.请学生做实验记录,并请学生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品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实验三: 1.让学生取少量冰糖和砂糖,分别放在两个水温相同的烧杯里。 2.引导学生观察哪个烧杯中的糖溶得快? 3.指导学生做记录,哪种糖溶化得快。 4.学生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 5.请每组一名学生讲解实验结果。溶化最快的物品是什么,最慢的呢?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颗粒越小溶化的就越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品的大小有关。 实验四: 1.让学生取少许盐分别放在两个水温相同的烧杯中,其中一杯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观察,哪个烧杯里的盐溶化得快。 2.请学生做实验记录,并请学生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物品的溶化速度与搅拌有关。 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用开水冲泡溶化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味道?(盐、味精、调味品)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化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活动延伸: 回家后,利用洗衣粉溶于水的现象来玩吹泡泡的游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