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第三课做个受欢迎的人【主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节及基本的行为规范,但是要想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需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行为作风,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行为素质打下基础。本节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分享等环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怎样的人是受欢迎的人以及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为学生人际交往及日常行为规范提供指导帮助,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受欢迎的人格特质,树立起成为受欢迎的人的意识。2.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受欢迎的快乐,并努力成为受欢迎的人。3.行为目标: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身体力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受欢迎的人的特质和反思不受欢迎的人的特质。难点:体会同学之间交往的态度带来的感受,选择令他人和自己都喜欢的态度和同学们交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纸、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情境图片呈现,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观察四幅图:教师以PPT形式呈现3种场景,请学生分别对图片中的情景进行描述。2、教师引导学生将话题指向“受欢迎的人”。并请同学们说说她为什么受到大家的欢迎?3、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决定于什么吗?有关专家表示,人一生的成就20%决定于智力,80%决定于人际关系。爱因斯坦也说过:“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然有多种高贵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他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讲身边的故事、放视频都行。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受欢迎的和不受欢迎的人的行为表现,并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活动一:你喜欢谁?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让学生即兴看图编故事。2、让学生对故事里(图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选出“最佳主角”,并讲讲理由。活动二:受欢迎的人1、教师将学生按班级人数适当进行分组。2、小组讨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受欢迎的人的是什么样子?不受欢迎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小组将各自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心理引导: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受人欢迎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让人唾弃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在丈量别人的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成为受欢迎的人。1.活动一看图编的故事内容长短要适度,尽量不要不要太长。2.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来回巡视。2.巡视时,可用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还可以演一演。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1通过活动分享、儿歌诵读,使学生对人际交往间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并身体力行。1.每个小组将各自的总结在班级中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总结补充。2.教师以PPT形式呈现拍手歌,并让学生集体大声诵读。心理引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受欢迎的人,得到大家的喜爱。这一目标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并不断反省自己在与人相处的态度和行为才能实现。1.讨论分享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教师的总结补充要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行。2.教师的补充可以举例说明便于学生理解。3.儿歌诵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进行。4.本环节用时大约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自己制定行为计划,强化学生对受欢迎的人的特质的认识。1、人人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你是受大家欢迎的人吗?你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或者继续成为受欢迎的人呢?请为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制定一份计划吧!1.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2.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与周围的人交往中态度是否更加真诚友善,是否能受到大家欢迎。【练习题】你认为你的哪种可能不受人欢迎?你打算怎样改正你的这种行为?【教学参考素材】受人欢迎的秘方:1.每天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2.遇到同学亲切地打招呼。3.以一颗善良的心主动去帮助别人。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同理心来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5.坚信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http://www.docin.com/p-466522554.html&s=340C0CC96E12D0D4B6F124166999AC13测一测:你是受欢迎的人吗?评分方式:选择1得一分,选择2得二分,选择3得三分。自测后请累计总分,参照评语。一、如果别人说你是个温和的人,你会:1.漠不关心地认为:“别人怎么说,我无所谓”。2.心胸狭窄地认为:“我的胆子实在太小了。”3.暗暗地下决心:“从今以后要更温和些”。二、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旁边的小孩又哭又闹,你会:1.认为:“真烦人,家长有办法制止他就好了”。2.认为:“小孩子真没办法,什么也不懂”。3.认为:“教育孩子真不容易啊”。三、和朋友争论完了回家之后,你一个人独处时,你会:1.遗憾地认为:“当初我如果那样说就能驳倒对方了”。2.后悔地认为:“当时没有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3.高兴地认为:“人的想法真是各不相同,很高兴有机会能谈论自己的想法。”四、当你突然遇到一个很会打扮的人时,你会:1.说道:“服装有什么必要去讲究呢?随便一点不是更好吗!”2.羡慕地说:“我也要那样会打扮”。3.认为:“装束能体现人的内心,那人内心世界一定很丰富吧!”五、如果不是你的错,但结果却给对方添了麻烦,你会:1.认为:“因为不是我的错,不道歉也可以”。2.道歉地说:“因为没办法,对不起”。3.诚恳地赔礼道:“不管怎样,是我给对方添了麻烦了”。六、如果别人说你是个独具一格的人,你会:1.生气地认为:“一定是在讽刺我。”2.认为:“不管怎样,别具一格是好事”。3.“我独特在哪里呢?”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心中颇有些兴奋。七、“人类只有相互帮助才能生存。”对于这个观点,你认为:1.如果都为别人着想,那就不能生存。2.道理上是这么说,但人往往是自私的。3.要认真做到这一点也许难,但我一定努力去做。八、如果在谈话时,你的朋友的优点受到别人赞扬,你会:1.那人果真这样吗?然后强调其缺点。2.问道,我该怎么说才好呢?3.一起赞扬道:我也这么认为。九、如果别人问你:你是受欢迎的人还是不受欢迎的人?你会:1.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置之不理。2.深思片刻道,我究竟属于哪一种人呢?3.笑着说道,还算是受欢迎的。十、陌生人向你问路时:1.怕麻烦,告诉他不知道。2.不耐烦地简单说几句。3.告诉他详细的路线,并把他引向正确的方向。15分以下:你是个幼稚、虚荣心强、惹人讨厌、不受欢迎的人。15-25分:志趣向上,但自我意识过强、自负。25-30分:属于深受欢迎的人。来自:小故事网_http://www./diy/ceshi/102077.htm_【心理学背景知识】影响儿童受欢迎的因素和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在同伴群体中,影响儿童受欢迎的因素,如外形吸引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亲社会行为、认知能力、社交自我概念、攻击行为、言语与非言语表达能力、友谊的稳定性等,在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群体中存在差异。这里按照儿童同伴交往的复杂程度即个体水平、互动水平和关系水平分析影响儿童受欢迎的因素。1.个体水平一般来说,影响男孩受欢迎的主要因素是运动能力,影响女孩受欢迎的主要因素是外形吸引力,很少有研究认为运动能力是决定女孩受欢迎的因素之一。性别特征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受欢迎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有女性气质、喜欢跟女孩一起玩的男孩是不被同伴欢迎的,而对女孩则不全然如此。有研究认为有男性气质的女孩是不受欢迎的;但也有研究认为女孩的男性气质(如领导能力,支配性,果断等)并不会降低她们的受欢迎水平,而男孩子气的行为(如爱打闹,不喜欢洋娃娃,喜欢打篮球,爱穿男孩子的衣服等)则会降低女孩的受欢迎水平。成绩好坏与受欢迎是相关的。受欢迎与学业平均成绩呈正相关,而勤奋的学生并不一定被同伴认为是受欢迎的,因此,知觉为受欢迎的儿童似乎有意隐藏他们对学业成就的兴趣。儿童的受欢迎水平受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父母或老师有情感依赖,一遇到麻烦便向父母或老师求助的儿童受欢迎水平不高。如果父母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并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机会,那么幼儿能通过了解更多关于自己和他人的知识改善与同伴的关系。2互动水平外貌、学习能力、运动能力或良好的个性都不能取代同伴交往对受欢迎水平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交互动的儿童对友谊的模式有更多的意识,因此,他们更多地被知觉为是受欢迎的人。发现不受欢迎的儿童并不是不喜欢与同伴互动,而有些受欢迎的儿童可能并不喜欢与同伴互动,具体而言,社交自我概念、社交回避特质影响儿童与同伴互动的主动性。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受欢迎水平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错误信念问题上,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的正确率更高,而有较多互动朋友的受欢迎儿童在错误信念理解上的得分最高,即使是语言能力发展较慢的受欢迎儿童在错误信念理解上的得分也高于同等语言发展水平的不受欢迎儿童。也就是说能够了解他人感受的儿童更受欢迎。攻击行为对受欢迎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发现在判断什么是受欢迎时,女孩比男孩更可能将受欢迎与消极行为联系起来,并且更可能将受欢迎看作是支配能力而不是讨人喜欢的结果。而男孩更多地将积极行为与受欢迎男孩联系在一起,将消极行为与不受欢迎男孩联系起来。3.关系水平一般而言,人们更多地与跟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对儿童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研究发现女孩对朋友的地位更为敏感,受欢迎的女孩尤其不愿与不受欢迎的女孩发展友谊关系。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单向朋友,虽然大部分(77%)社会测量不受欢迎的儿童都一个双向朋友,但相对于至少有一个双向朋友受欢迎儿童来说,不受欢迎儿童双向朋友数量更少。受欢迎儿童与不受欢迎儿童似乎有同样多的朋友,但从单向朋友来看,不受欢迎儿童的单向朋友中有更多比自己年龄小的朋友、更少的同龄朋友、更多的校外朋友、更多的不受欢迎朋友和更少的受欢迎朋友。从双向朋友来看,不受欢迎儿童的双向朋友明显少于受欢迎儿童的双向朋友,他们的双向朋友中少有一般型儿童、受欢迎型儿童或异性朋友。在引导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与同伴交往中,要注意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与不同的人共同生活。第二个原则,要引导孩子要学会相互学习,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第三个原则,则是我们孔老夫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我尊重别人,我善解人意,我愿意帮助别人,但是不等于失去我自己,我要保持我的个性,我要保持我的优点,要保持我的见解,但是会跟你友好地相处。参考文献周宗奎.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陈思帆,郭永玉.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