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 第二课 计划引领学习 【主题说明】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日渐丰富,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要求时,学生由依赖于父母和老师逐渐转变为自主安排学习内容与任务,但小学四年级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时,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计划引领自己的学习。 本节课从心理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制订学习计划的积极意义,练习制订任务明确、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分享学习计划成功执行的好处,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效率感。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和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2. 情感目标: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便利性和成就感; 3. 行为目标:练习制定任务明确、安排合理、操作性强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难点:培养计划学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 1. 调查小学生计划学习情况。 2.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建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的2个场景图,并对两个场景图进行对比。第一幅场景图中,男生在写作业,书桌上乱糟糟的,看着一堆书本发呆,不知道该干什么;第二幅场景图中,女生在学校里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项项地记录了下来,回到家后拿出本子做好计划,然后认真地开始写作业,写完一项作业就打一个勾。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喜欢图中的哪位小朋友?为什么? 3. 请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4. 教师总结:当我们面临比较多的任务时,提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导入本课课题。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2.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引导学生认识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分享学习计划成功执行的好处,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效率感。鼓励学生分享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活动一:计划大PK 1.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 2. 让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曾经制订的学习计划。 3. 每组选派代表呈现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制订最佳学习计划的关键因素: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 4. 参照制订学习计划的关键因素,每组投票推选出2名最佳计划制订者,参加班级终极PK赛,由老师和同学一起评出第一、第二、第三名。 5.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任务都比较多,为自己制订一份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学们可以在开学前为自己制订一份学期总计划,并分解为月计划、周计划,也可以为每天的学习做一份具体的小计划。 活动二:给计划把关 6. 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蕾蕾的学习计划表是否合适?为什么? 7. 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有效的学习计划,除了任务明确、安排有序、操作性强之外,还应让计划引领学习,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纸上谈兵。在落实计划时,应选择合适的、安静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计划。 1.学生在分享时,教师要巡视。 2.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反馈。 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出合理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 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2.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制订学习计划的小策略。 (1)把要做的事情分类,然后从自己觉得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开始做。 (2)了解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由多少,并正确地使用时间。 (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4)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 3.本环节用时至少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练习制订任务明确、安排合理、操作性强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引领学习的良好习惯。 1.组织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提示,给自己分别制订当天的学习计划和一周的学习计划。 2.请同学分享自己的计划。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小计划,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练习题】 华华认为学习计划可有可无,你同意华华的想法吗?为什么? 你是否每天一定按照学习计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真正认识了学习计划对于安排多种学习内容时的积极意义。 3.学生是否会制定学习计划。 【心理学背景知识】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即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学习目标和如何完成已制定的目标,具体包括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等内容。当然,这些都要在对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自己学习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而不能盲目地制定计划,对未按计划完成的任务要分析原因。 2. 计划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对学生活动自我负责的态度。常用的方法是:在学习情境中,启发学生体会,受迫性学习指令和自主性学习指令给自己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进而树立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 其次,引导学生体验计划学习的目标序列。能以书面形式逐条写出学习任务、具体要求和完成顺序;能以口头形式逐条说出学习任务、具体要求和完成顺序;能在头脑中清晰呈现学习任务、具体要求和完成顺序。 第三,提供机会,让学生不断体会计划性学习的益处,从而形成计划性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周期,比如一天、一周、一月或更长,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体验其对提高学习效能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刘儒德. 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